編者的話

初心,都來自我們想留下那些曾經的美好

  今年夏天,高溫、暴雨、洪氾,媒體斗大標題盡是「十年來最大…」、「百年來首次…」,令人怵目驚心!類似如此自然災害不斷,再度喚起全球各地於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關注。

  尤其民以食為天,從自己每天的日常生活做起的「食農教育」,成為近十年來推動的主要目標。本期《明道文藝》「文化脈動」專欄以「好食育」為主題,不僅邀訪了農業科技研究院、神農計畫執行長、綠能有機農場、地方創生行銷者等,也從食農推廣教育的自媒體工作者身上,看見青年透過自身力量推動教育改革的不同視角。還有,「永續的兩個維度」專欄,討論的是永續能源。總之,所有人的目標其實都是一致的:希望為下一代留下地球的美好。

  「世界越快心則慢」這是臺灣電信業者的知名廣告詞。面對自己的生活,你停得下來嗎?你也是「青春之後,大人以前」專欄中提到的不耐煩世代嗎?連一首15分鐘的歌都嫌太長?「與自然相遇」專欄,本期一樣由劉克襄、李後璁老師分享他們踏訪自然的生命體驗,從細讀文字的過程中,或許可以讓你的心慢慢靜下來。接著思考,AI時代的到來,我們要用什麼心態面對?「文學工場」專欄規劃了「人工智慧:改變世界的新航向」主題,由各路學者、企業、學生等,提出了對於AI的看法及態度。

  最後,讓我們帶著這些反思,活在當下。現下,國人因著對永續的概念,各地推出「對環境溫柔」的旅行、休閒運動、親子教育等,而海洋正是面對氣候變遷最敏感的存在,喜愛水上運動的人,通常都是海洋保育的推動者。本期「時尚運動」專欄,主要介紹各項水域休閒運動,包含自由潛水、划船、衝浪等,帶您用不一樣的水中視角,關心永續生活。

張佳祺

好「食育」玩出餐桌上的地方風景

文/張佳祺

  這年頭人們對「吃在地、食當季」的觀念並不陌生,但到底「食農教育」能做到什麼?可以怎麼做?各式各樣的方法,可說是百家爭鳴,但大家最終的目標還是一致的,那就是「環境永續」!

  我們從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陳玠廷副主任身上,看見深入鄉村長期研究臺灣農業發展的力量,並借鏡日本的經驗,提倡「食農教育就是要培養消費者:具備『生活選擇』的素養」,食農教育不是農夫的責任,每個人都應該從生活中做起;再來,我們好奇,已經在臺灣17所小學扎實深耕十年的「神農計畫」,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台灣好基金會李應平執行長告訴我們,臺灣食農教育之所以無法普及,是因為城鄉差距,而食農教育必須要因地制宜,透過「農老師」和「創新教育團隊」兩大支持系統,讓神農計畫持續影響偏鄉市郊的孩子們。

  先別告訴我那些大道理,請問問自己的內心:「我的夢想是什麼?」是對家人、土地,以及快樂生活的嚮往!田野勤學執行長陳光鏡夫妻,為了一顆黃豆翻轉整個家庭,放棄半導體新貴、穩定公職等高薪生活,選擇來到彰化北斗的三合院種黃豆,雖然一開始是為了家人返鄉,但現在更想跟家鄉一起共好;農家子弟出身的晁陽董事長邱信富,在金融證券業輝煌20多年後,無法拋卻對土地、農業的情感,回到雲林家鄉,打造一座結合太陽能發電的農場,建立「農電共生」的永續模式。

  桃園大溪「溪 house」的陳美霞老師、花蓮「原住民野菜學校」的吳雪月校長,兩位則是食農教育與地方創生結合的典範。美霞老師定位自己是「地方的行銷者」,她整合在地青年對環境永續的想法,在她的餐桌上,可以看到食農、工藝、生活、在地等多元素材;吳雪月從教官搖身一變成為野菜學校的校長,走進市場、大街小巷,跟著阿美族部落長輩學習採拾、入菜,生活食材隨手可得,傳承部落最尋常的日常,成為重要的使命。

  無論何種方式、如何整合?食農教育都是從自己眼前的這張餐桌開始無限展開,從一個人影響一群人,或許也能影響您!

文化脈動

好「食育」玩出餐桌上的地方風景 ◎張佳祺

重新找回對農業的感謝與敬重——專訪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玠廷 ◎張耀仁

食農教育!比你想得多更多——專訪「神農計畫」台灣好基金會李應平執行長 ◎張佳祺

返鄉的落地感,延續尋找多元可能
——專訪田野勤學陳光鏡品牌執行長、晁陽綠能農場廖啟宏資深環教師 ◎鄭惠珊

從餐桌到土地,那舌尖上濃得化不開的想念
——專訪C house陳美霞老師、花蓮原住民野菜學校吳雪月校長 ◎林雯琪

與自然相遇

停下來,是可以的 ◎李後璁

橫渡大安溪 ◎劉克襄

青春之後,大人以前

不耐煩世代 ◎彭紹宇

永續的兩個維度

永續能源的兩個維度 ◎黃業棠

執簡為犁

樹‧林三帖 ◎衷曉煒

文學工場

【人工智慧:改變世界的新航向】

  人工智慧:改變世界的新航向 ◎鄭惠珊

  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應用 ◎温温明輝

  機器人的時代真的來臨了嗎? ◎楊谷洋

  那些年我們一起學的AI ◎蔣榮先

  生成式AI:人類福音或是潘朵拉的盒子?臺灣如何以可信任AI引領全球走向 ◎杜奕瑾

  弱AI與強AI的視覺化思辨 ◎鄭柔儀

  AI從何而來,將抵達何方? ◎張家誠

  眼見為憑? ◎鄭朝仁

  躲避競爭並不可恥? ◎蔡庭禎

  AI與人類的曖昧關係 ◎邱子軒

【自媒體時代-食農教育】

  永續飲食 ◎裡山塾

  一群農夫農業迪士尼-白河將軍山食農教育 ◎魏宗淇

  食物教會我的事 ◎莊雅閔

  食農教育:分享我們的日常生活 ◎李安妮

  從來沒有想過的斜槓人生,我是食農教育老師也是綠生活 ◎江佳霖

【時尚運動】

  划出生命力 ◎張瑋倫

  自由潛水 ◎九安娜

  衝浪運動分享 ◎曾彥文

  潛顯易懂 ◎蔡文軒

文學花園

勉勵曾文水庫 ◎渡也

黑洞現象 ◎張耀仁

療癒書寫的生命鬥士:從茱莉亞·卡麥隆到彭樹君 ◎黃宗玄

 

-------------------------

零售:每期新台幣230

訂閱:國內一年新台幣630

   亞洲地區美金35元(航空)

   歐美地區美金45元(航空)

轉帳帳號:0220-717-009703 合作金庫銀行 台中分行

戶名: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明道高級中學

訂購專線:04-23341375

編輯啟事:
本期〈明道文藝第491期【好「食育」玩出餐桌上的地方風景】〉書本封面與目錄「裡山塾」誤植為「山裡塾」,特此聲明,並向作者致歉。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