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鄭惠珊(《明道文藝》編輯)
◎ 專訪/陳光鏡(田野勤學品牌執行長)
廖啟宏(晁陽綠能農場 資深環教師)
◎ 照片/田野勤學、晁陽綠能農場提供
什麼是食農教育?食農教育的「食」,指的是對農業食物的了解,並且增加對農業環境的認識。振興農業,必須將食農教育作為一種生活素養。因此,從營養知識的學習到飲食文化的養成,都不可或缺。食農教育不僅要從學校教育開始,要學得完整,也必須涵蓋在家庭教育裡面。
這年頭人們對「吃在地、食當季」的觀念並不陌生,但讓我們打開家裡的冰箱看看,比起本地量產的香蕉、鳳梨,是否充斥著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果?再看到餐桌,比起生產於生活周遭的稻米,是否更常出現以國外原料製成的麵食與加工食品?
在「全球暖化」的議題方興未艾,人們開始反思如何「節能減碳」。反觀農業的本質,不僅僅是供應人類食物的生產活動;更是保護地球環境,免於遭受破壞的重要功能。當人們著重於環境教育、生態保育、低碳飲食、有機農法、綠色旅遊…等議題時,身為新農業經營模式之「休閒農業」,它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能否為環境的議題,再盡一份心力?
本篇特別以「綠色農場」為主題,採訪彰化北斗田野勤學品牌創辦人—陳光鏡先生、以及雲林麥寮晁陽綠能農場 資深環教師—廖啟宏先生,分享其理念與經驗。
從一顆黃豆出發,編織不一樣的夢想
車行至彰化北斗,稻田連綿,一望無盡,沿著蜿蜒的鄉間小路來到一座三合院前,「田野勤學」的基地就藏在這座寧謐的鄉間。
創辦人陳光鏡從三合院旁、由倉庫改建的小型黃豆製品工坊走出來,熱情地揮手打招呼,剛完工的小型黃豆製品工坊、陳列各式文宣品與活動教具的教室、一家人生活的家、大埕間迎接訪客的長桌與塑膠椅,以及旁邊孕育黃豆、黑豆的肥沃土地等,看似熟悉的農田景致,又比多數人想像的農業生活更加豐富多元。
「你夢想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我們的答案可能是擁有財富或是崇高的社經地位,但對於國產大豆品牌「田野勤學」創辦人陳光鏡來說,這些外在可以輕易被計算的條件,都不是他夢想生活中最必要的元素。反倒是與家人在廣闊的鄉間擁有踏實、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這樣看似簡單的想法,促使他離開高薪的科技業,與太太攜手回鄉,在彰化的土地種下黃豆的種子。
自然農法與孩子牽引出的第二人生
「田野勤學」創辦人陳光鏡、蔡慧璇夫婦過去在北部工作,一個是半導體新貴,一個則擁有穩定公職。陳光鏡時常向蔡慧璇描繪未來生活的樣貌,「顯然是對現狀不滿。」除了工作壓力之外,加上三個女兒陸續出生,無暇陪伴孩子的狀態讓他不禁思考:「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我自己覺得不管是食農教育也好,或是回歸土地也好,小時候的一些生活環境會決定你的DNA。」夫妻倆常在週末帶著女兒們到農場體驗貼近自然的生活,就在這時遇上了秀明自然農法,為他們物質充實、心靈灰暗的日常升起另一種生活的曙光。
在一次的對話中,太太蔡慧璇說:「如果我們有機會可以選擇我們的工作,那我們會想要怎麼重新定義我們的生活?」兩人開始思考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之中取得平衡,也促成了「田野勤學」的誕生。
「田野勤學」,用一顆黃豆捲動社群力
不過,為什麼是選擇黃豆呢?我直白地問。
當時幾位前輩提及臺灣黃豆產量少,鼓勵陳光鏡種植,拉開品牌差異,提升國產雜糧價值。「我一聽覺得這是好事啊,在2015年秋天跑去嘉義鹿草找了十幾個農民,說要契作二十公頃自然農法黃豆,結果他們搖搖頭就走了……」農民考量的是,黃豆大宗進口都快半世紀了,這輩子根本沒種過黃豆,更別說自然農法了,「如果沒有收成,那要算誰的?」
進退兩難之際,太太蔡慧璇燃起鬥志說服陳光鏡:「如果我們真的想做這件事情,但是連我們自己都沒做過,我們憑什麼要別人相信?」
憑著這句話撩落去,開啟了南北往返四百公里的黃豆長征,週間持續上班,週末南下種豆,雖然忙得日不暇給,卻也燃起前所未有的動力與盼望。誰也沒有想到,陳光鏡第一次種黃豆就上手,跌破所有人的眼鏡。在2017年更踏出挑戰性的一步,夫妻倆帶孩子舉家遷回彰化北斗定居,把黃豆種進自家農田裡。
剛開始賣黃豆,陳光鏡笑說跟新手推銷保險一樣,根本乏人問津,「國產豆比進口豆成本高出太多了。」創業一年,積蓄幾乎燃燒殆盡,不過也讓他領悟到:「餐桌上常見的黃豆料理幾乎都是加工再製,如豆漿、豆花、豆腐、豆乾等,很少出現黃豆原型食物,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該怎麼選擇黃豆、料理黃豆……」
兼容並蓄的『野』學校
於是,他開始思考除了致力農業生產之外,烹調飲食與教育推廣也是同等重要。憑藉彰師大物理系的專業加上實際農作的多重知識背景,陳光鏡設計國產大豆創藝農食旅、黃豆耕作見學,以及豆漿豆花豆腐的黃金大豆三部曲等食農教育課程,涵括農業生產、料理實作到科學知識的多元面向,廣受學校、社區及一般民眾的喜愛。
「田野勤學」過去三年串連合作的學校超過四十所,舉辦的講座和體驗活動超過四百場,參與人次超過五千人。陳光鏡夫婦皆出自師範體系,不僅能教,教案也不假他人之手,甚至後來演講主題擴及職涯發展,也受邀至教師研習分享,目前一年約莫有二十所學校穩定地與陳光鏡合作田野勤學課程,每年度推出的新教案,已成為學校與農村社區中最好的教育橋樑。
陳光鏡除了將黃豆帶入校園之外,也把大人小孩引領至田間,秉著「農‧食‧育」的理念,打造自由探索的「野學校」,放大感官傾聽風的聲音、呼吸夾雜著潮濕的泥土氣味,觀察田野色票、席地寫詩作畫,甚至抓寶可夢——各種黃豆田裡常見昆蟲。搭上科普列車,串連生態、美學,點與點連成線,黃豆的內涵也越來越立體。
我問:「野學校想要傳達什麼樣的精神?」
「『野』是親近大自然,讓孩子找回最原始與自然相處的自由,對我來說返鄉的初衷是從家人出發,現在是期待與家鄉共好,讓更多人從野學校親近田園,並成為中臺灣人才匯聚,大家可以一起共創共學的地方;那麼他就是急不來的事業,應當扎實穩健經營下去。」
因一兆個太陽而起的小宇宙
在你的想像裡,一座結合太陽能發電的農場會是什麼樣子?
講到雲林麥寮,一般人直接會聯想到的,應該就是台塑六輕廠了,因為工業進駐帶動區域發展及就業機會,現在麥寮已經成為雲林人口第三多的行政區。
農家子弟出身,在金融證券業輝煌20多年後,有農家背景的晁陽董事長邱信富無法拋卻對土地、農業的情感,他認為農業必須返璞歸真,對待土地也必須符合友善種植。於是2012年在雲林麥寮成立了晁陽綠能農場,將綠能、農業與休閒農場共同融入成一幅乾淨、壯麗的農村圖畫。
在這裡,大量生產、慣行農法是主流,唯晁陽綠能農場獨創清流從「友善土地,環保耕作、永續生活」的理念出發,發展安心六級化農業,打造首座結合綠能、農業、生態復育的太陽能溫室農場。園區內有22座太陽能溫室,建立「農電共生」的永續模式,但與把「種電」看得比「種田」重要的業者不同,晁陽的經營核心在於「以綠養農」,希望能藉此做出安心無毒的農業。
「為什麼會想到利用太陽能的方式呢?」我問。
廖老師說:「董事長覺得農業是臺灣很重要的一個根基,希望可以透過發展農業來提升整個農業價值;但說實在的,一般務農者很害怕天候的影響,無形當中都會造成農業的損失,所以我們的太陽能設備一方面在保護農作物,另一方面再將太陽能溫室的電力賣給台電,這樣子的穩定收入,我們再拿來投資農業,然後帶動農業發展,提升農業的附加價值。」
從綠能帶動食農
風頭水尾的雲林縣麥寮鄉有著亞洲第一座,結合太陽能電場、安心精緻農業、以及教育體驗場域的複合式農場。來到這邊,就可以知道這裡是一個重「體驗」的農場,同時它也是環境教育的場域,其教育課程中的農業體驗與飲食教育,正是食農教育的一環。
董事長邱信富深信,綠能是未來趨勢,怎麼和農業結合,也是晁陽努力的方向,他希望可以打造一個綠色經濟的平臺,而這綠色經濟平臺涵蓋了三根綠色柱子:綠色能源.綠色農業.綠色教育。他也把農業打造成一個特色的經營模式,使用無毒方式,發展安心農業,堅持不施化肥農藥,而以生物防治及友善共生農法,來栽種優質而且附營養價值的農作,在自產自製自銷的六級化農業架構下 晁陽使用上等自產食材,加工製作無添加的特色食品,並以零碳足跡為目標,創建自有品牌「Good Mall」 行銷全臺,與臺語「龜毛」諧音 以最認真的態度追求「好,還要更好!」
體驗中,建立人與食物、土地的關係
另外將太陽能溫室特色作物珊瑚菇,加入高品質無特定病源SPF蛋雞的飼料,產出營養潔淨的無菌蛋,可用於疫苗生產及生物研究。相應於豐富的六級化農業,農場還規劃了許多活動讓綠色教育成為實際的行動,包括: 認識農電共榮模型、體驗安心農作,以及各式精心設計的導覽互動……透過深度體驗,推廣食農與環境教育來實踐環保永續。
晁陽綠能農場在體驗部分也和一般觀光工廠不同,不僅僅是展示製作過程或提供DIY體驗,而是要展現教育的內涵,涵蓋包括太陽能能源、溫室體驗、互動教學的綠能教育,以及種植、採摘、焢窯、露營、廚房DIY的食農教育,還有蟋蟀與生態、蚯蚓與土壤、生物防治範圍的環境教育,可以針對不同年齡層客製化設計課程及體驗,每次來都能保有新鮮感。
董事長邱信富覺得,透過體驗農事及安心商品,才能具體呈現食農教育和環境教育的理念,他也希望遊客到農場後能親身體驗,這樣才能感受晁陽的用心,更進一步認同本土優質農產品,能得到越多消費者支持,農業價值提升後,就會有更多年輕農夫投入,共同翻轉臺灣的農業。
地方創生,區域共好
晁陽藉著產學合作,來優化服務品質,他們也走入社區,善盡社會企業的責任,並向外擴大影響力推動地方創生;在全球氣候變遷,各國特別要求淨零排放的議題之下,綠色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臺灣綠能的需求非常大,所以農電共榮這一件事情有可能是臺灣推動綠能的一個解決方案之一。我們希望藉著我們在雲林這個地方所運行的一個模型,能夠開發出一個更好,可以推動農電共榮的模型,使我們成為一個農電共榮的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人X環境X社會的永續共好
經歷過新冠肺炎和接連不斷的氣候災害,我們是不是已經體認到與大自然和諧共榮的必要?我們是不是願意放下對眼前利益和成長的無止境追求?「永續」不應該是口號,而是心念的真實轉變。
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正在遭受什麼樣的破壞?當生態環境無法再支撐人類的生存所需,我們還能苟活多久?我們在這一刻以什麼心態活著,就決定了地球和人類的未來。
不論眼前好或不好,如果未來不好,那麼一切都將成空。真正的好,必須是你我共好,也必須是「環境好、生態好、人也好」的永續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