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紹宇
◎圖/彭紹宇 提供

前些日子參加一場演唱會,除了膾炙人口的經典歌之外,有這樣一個橋段,是臺上歌手在演唱會上首唱新歌。那首新歌像講述一則故事,起承轉合,隨著旋律娓娓道來。在演唱會上唱新歌不是新鮮事,特別的是,這首歌長達六分多鐘。唱完之後,歌手打趣地說,對於「不耐煩世代」來說,這首歌也許太長了,但在短影音當道的年代,他也唱不了三十秒以下的歌,不如就唱自己喜歡的吧。

演唱會很快結束,但「不耐煩世代」這個有意思的詞,意外地一直存放在我心裡。隨著科技與日常再也難以分開,我們做事、度日的耐心好像真的都被漸漸磨掉了,這真是我們起初知道的嗎?我想起十多年前,是我擁有第一支手機的那年。

擁有手機的那年夏天

現在相當普及的智慧型手機在我念國中時才出現,當時並沒有多少人擁有(對於現在正閱讀的年輕的你們來說,這句話聽來十足老吧)。我擁有的第一支手機是日本製的紅色摺疊型手機,那是在我升上國中那年,因為學校距離住家有段距離,父母因聯繫需求而買給我的必需品。記得拿到手機的剎那,彷彿覺得自己成為大人一樣,我會邊走路邊將手機貼近耳朵,假裝正與人通話,也喜歡聽手機開闔時,那清脆的「咔」聲響,是那年夏天最令人興奮的事。

也許現在人手一機的世代難以想像,儘管當年手機不若現在神通廣大,那時學校是禁用手機的,甚至只要在教室中取出即算違規,因此大家都會將手機關機,等到放學時再紛紛查看。插曲發生在某次生物課,記憶中老師似乎講到動物行為的章節,昏昏欲睡的午後時光,我彷彿聽見書包傳來熟悉聲音——慘了!那不正是我的手機鈴聲!我立即意識到比這更可怕的事,那個鈴聲一開始會有輕輕的吟唱旋律,接著音量會隨著樂器加入突然增大。全身冒冷汗的我,心想到時一定會被聽見。沒想到此時,更戲劇化的事情發生了,那時課本有幅鯨魚圖片,老師正好講到一則關於鯨魚的笑話,全班頓時哄堂大笑,於是不偏不倚地掩蓋手機鈴聲,我趕緊將手伸入書包關掉手機,所幸只是虛驚一場。

現在回想當然十足莞爾,卻也成為令人難忘的恐懼記憶。當時手機之於我們就僅為聯繫用,不像現在包羅萬象,功能要什麼有什麼,雖說科技來自於人性,看似變得更方便了,卻又像製造原先不存在的需求,因而讓人們不由自主離不開科技產品。

如果不知道自己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螢幕上,試試點進「手機螢幕使用時間」頁面,可能會對結果相當驚訝。這些時間可能零碎無用,但過去它們被用來閱讀、和人面對面互動、或單純與自己相處,都讓自己獲得生活中的喘息。如今每個空白頓點皆被螢幕填補,有事滑手機,沒事做更要滑手機,已然成為一種文明癮,無形中讓多少時間溜過,而我們渾然不知?

生活剩濃縮果汁

不耐煩世代絕對不單指年輕人,它更像全體人類朝著的方向。隨著影音平台出現,大幅吸引人類目光,再加上「倍速播放」,這個可能被許多人認為是最佳發明的功能,確實在許多層面上幫助我們節省時間,但現今閱聽人似是不能沒有此功能,看劇看電影都用X倍速,有些人甚至不看作品了,而是點選那些幾分鐘說完一部電影或書籍的影片,看完便稱自己看過原作。

每當聽見這種說法,我都覺得這不就是一瓶瓶濃縮果汁,鮮豔顏色吸引目光,適時加入的金句點綴就像冷凍果肉,但它可能只是糖水、色素與香精的混合,至於果汁含有多少水果?沒有人在乎。

消化、沉澱時間被大幅壓縮,甚至不被重視,只在乎快速見效的功能性心態,到頭來,我們看似獲得的資源更多,節省的時間更多,但事實從不是如此。

試著慢下的快節奏

在臺北生活的節奏是快的,捷運站裡,地下街上,人們往往匆匆走過,好像總在趕著什麼,這也漸漸讓我養成快走習慣,一旦離開都市,身旁的人都覺得不適應。研究所那年到倫敦念書,從一個城市搬到一個更大的城市,心想著,是倫敦耶,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城市,有多少新鮮刺激東西在這座既感性又理性,既古老又有活力的城市發生。原以為腳步會變得快速,沒想到一切卻不是如我所想。

在倫敦落腳的第一週,我早已習慣的快節奏似乎與這個地方格格不入,人們在公園裡慵懶坐著閒聊,在街上不疾不徐地漫步,在市場悠閒買水果,步行時間變得相當長。縱使以主觀印象決定城市節奏的快慢過於武斷,仍有步履匆忙的人,也有趕著地鐵的白領,但隨著在倫敦待的時間愈長,我與身旁朋友都能感受到自己逐漸放慢了腳步。

東亞社會相當追求「效率」,人們一天要完成多少事,要用多少時間完成,從小到大深深根植腦海。這樣重視效率的文化的確讓一切更加快速便捷,但對如此效率至上的追求,並不必然都是優點。過快的節奏,無聲逼著整個社會快速前進,而忽略思考這樣的方向是我們想前往的嗎?

比起效率,有條不紊也許才是長遠之道——有自己的節奏,並且好好完成每件事,而非為了速度犧牲其他一切。

社群的開始

在歐洲因為時差關係,朋友圈幾乎都在地球另一端,通常在起床之際,我只要快速更新前一日的種種訊息,接著便能將手機放下,準備做早餐或出門運動,開始自己嶄新的一天。這樣的時空距離不多不少,讓人從好像難以離開的社群中鬆綁,才發現沒有立即看到誰的發文不會怎樣,過了二十四小時而忘了點開誰的限時動態又何妨,各人依然過著日子,不是嗎?

那些曾經以為重要不可忽略的日常碎片,長遠來看都是渺小而不可見的塵埃。想到這兒,心胸不免變得開闊。

我時常懷念社群開始出現的那段時間,網路形式如同論壇,我們是真的能在上面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著共同興趣的話題,實現網路最初「天涯若比鄰」的構想。然而,如今社群早已變得不同,比起交友,它更像一扇扇「櫥窗」,人們各說各話,展示生活亮麗光鮮的一面。儘管度日鬆弛,只要進入一個個App裡便能加強緊緻;人們為生活磨皮,在面無表情的臉龐貼上笑眼emoji。要不就是笑得空洞了,連雙頰也麻木了。

一切加速我們的不耐煩——我們不再需要好好過生活,只需好好寫文案;不再需要與人交心,只需左滑右滑便能與人連結。生活可以速成,因為沒有人有時間注意到過度包裝下的虛無。追求流量,一位位網紅誕生,崩塌,被取代,在名利場上汲營目光。發文不再只是單純心情抒發,而成為一種連發布時間都要精心考量的商業行為。

偏偏這個世代的人們似難以脫身,比我更年輕一代的數位原住民更是如此,社群早已和生活緊緊相連,這個社會彷彿罹患一種FOMO症候群(Fear of missing out),一有什麼新鮮平臺便蜂擁而至,過些日子又僅剩清冷。人們只在意自己能否拔得頭籌,沒人在意人去樓空,更遑論這些社群的最初意義了。

現在回想不怎麼用手機的中學時代,幾乎很難想像當時如何度過的,是吧!但那時會覺得生活貧瘠嗎?一點也不,甚至快樂得多。吃飯時可以享受料理熱騰騰的最佳風味,說話時能專注看對方眼睛,不必在意打卡漏了誰,也不用逼自己追什麼轉瞬即逝的流行。

我有個朋友,他在社群上有無數個小帳,不同小帳又有摯友功能,同篇內容就會根據對象製作成不同樣貌。我在一旁看著眼花撩亂,問他:「這樣不累嗎?」神奇的是他不覺得累,反倒甘之如飴,只是一天花在社群的時間不知不覺便相當可觀。

我也有這種朋友,他在社群與私底下的樣貌極為不同,仿若打造什麼樣的形象,但凡是與他面對面接觸,就會清楚明白他不是那樣的人。相信我們身旁或許都有這樣的人,花了太多時間在虛擬事物上,結果閱讀的耐心沒有了,看電影的定性失去了,盼望解答解說解析,好像什麼事都要說穿了,都要有用才算數,才不虛此行,耐不住性子,連思考都怕麻煩。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科技不應該是解放人類嗎?怎麼我感覺,人類只是再一次被科技綁架了。

欣賞長片/長篇的能力

我一直覺得,一旦我們太輕易地將耐心交出去,便會喪失領略藝術的珍貴能力。幾年前有部名為《大象席地而坐》的中國電影,那是新生代導演胡波的遺作,描繪小鎮中四位不同年齡的人物,在一天內遭逢各自困境與試煉,最終前往遠方的滿洲里動物園,只為看一頭傳說中席地而坐的大象。

電影片長近四小時,令大家為之卻步。看電影前我確實有些擔憂,深怕這麼長時間會坐不住,沒想到一進入電影的情緒氛圍,晦暗色調與刻畫至深的人性,宛如跟著片中人物過日子,倏忽地讓人忘記時間,深陷電影塑造的牢籠中無法自已。直到電影結束那刻,響亮的象鳴聲傳來,一切束縛仿若鬆了開來,在漆黑影院中才克制不了淚水。

如果不是前面長時間的醞釀,像加深絕望,鋪墊無力,怎有結尾後座力至深的撞擊?世上有太多經典電影都有著不同凡響的片長,例如《辛德勒的名單》超過三小時,《亂世佳人》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更有將近四小時,電影重量隨時間累積尤加顯著。

與過去相當不同,現今電影為因應觀眾習慣,只要超過二小時就太長,一百分鐘左右或以下則是剛好。並不是說篇幅長才好,而是我們是否能不仰賴別人擷取摘要,或因那些高速剪接和聒噪的聲光刺激才能保持清醒,是否有耐性看一部長片、讀一本長篇書籍,這都影響著思考能力,不是事事都愈快愈好。

慢慢來,反而比較快。

一首從五分鐘回到十分鐘的歌曲

你聽過美國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的歌曲〈All Too Well〉嗎?

這首歌被許多樂評人認為是她歌唱生涯中的最佳單曲,描繪一段愛情從熱戀到最終逝去的過程。泰勒絲原先完成的版本長達十分鐘,每段都有著不同歌詞。不過當時被認為並不符合市場要求,因此硬生生刪減,最終發行版只剩下五分鐘。直到多年後,泰勒絲主導了自己的音樂,決定重新錄製專輯歌曲,並且錄製這首歌原先長達十分鐘的版本。

在歌詞創造的世界中,歌者將人帶入回憶裡,有了更多情感轉折與起伏,也豐富情感密度。原先被剪接過的片段,在還原後更為動人。聽過那首歌的人應該很難不被打動,常常聽著聽著,十分鐘就過去了。

這便是敘事空間帶來的力量。

這也是耐煩才能獲得的禮物。

參加完演唱會後的一些日子過去,新歌終於上線,我又點開那位歌手長達六分鐘的歌。點閱率相較其他作品確實不那麼亮眼,但每回聽著,我都像進入一段故事,也進入歌曲想訴說的環境與氛圍。時間貢獻細節,也提供情感積累,我甚至無法想像這首歌被剪輯為三分鐘的版本,那該會改變多少體驗?

相信我,在這個不耐煩世代,如果耐得住煩,那麼將感受到許多細微的養分與能量。在電影裡,在書本間,在生活中,許多細節需要慢慢體會,細細品嘗。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