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張詠捷(澎湖文化藝術工作者)

◎ 採訪、撰文∕張佳祺(《明道文藝》編輯)

◎ 照片∕張詠捷攝影作品

 

  澎湖馬公機場,是我們一家四口第一次一起搭飛機降落的地方,從當年的全家福照片看來,大家瞇皺了臉,可見當時天氣晴朗、陽光強烈。年僅5-6歲的我,根本無法體會旅遊的意義,只記得沙灘上炙熱的溫度和滿桌的海鮮。進入職場後,我有機會第二次登上澎湖,那是在10月份左右,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澎湖著名的強風,並且和大部分人一樣,從旅遊書及導遊口中得知,澎湖的特色飲食:鹹餅、麵線、黑糖糕、仙人掌冰……,卻不知澎湖人對家鄉味的印象,是傳承了先人與環境共存的生活智慧,唯有「尊重」才得以淵遠流長。

  1800萬年前,海底火山噴發, 形成古老的玄武岩島嶼——澎湖群島,擁有豐沛的潮水、每年的黑潮支流, 帶來豐富的海洋資源, 並傳承先民的耕作智慧,善用珍貴土壤,孕育來自土地裡的生命。現居澎湖白沙鄉的張詠捷老師告訴我們,無論是農耕或漁撈,皆與節氣的運行息息相關, 她在2005年出版的《食物戀》一書中, 就是依二十四節氣的時序紀錄著澎湖的食材與料理變化:「春頭若到,章、魚、蝦」春天大地復甦,海洋生物開始活絡起來,可以品嚐到「黑糖炒章魚」、「豬母水湯」、「鮮魚米粉湯」等料理;到了「清明」、「穀雨」、「芒種」,有較晚收成的高麗菜、紅蘿蔔、南瓜、菜豆, 則可烹調「蘆黍米篩漏」、「菜豆煮金瓜」等;「五、六無善北」農曆五、六月颱風盛行不利出海,就把新鮮漁穫曬乾儲藏,等到冬天就有「臭魚鮭」可以吃了;秋天則開始進補, 「烏豆酒」、「狗母魚丸」都是特色佳餚之一;採訪詠捷老師時,正好剛過冬至,是吃「黑糖麵線」的時節, 先用滾水燙麵線,再將麻油、老薑炒香,加入調好的黑糖汁和米酒,一碗吃下,身體很快就暖和起來了。

  澎湖傳統菜餚的特色,不會刻意採買什麼珍貴食材,而是利用時令、現有的東西烹調。就如同詠捷老師她味覺記憶中的澎湖,始終都是媽媽煮的那碗「鮮魚米粉湯」。家中常備的米粉,加上當天從市場買回來的鮮魚,夏季的炸彈魚(煙仔魚)、冬季的土魠魚等,沒有過多的調味,只有鹽巴、芹菜等,如此純粹的味蕾記憶,但至今卻難以複製。她還記得,某次到福建廈門參加攝影交流活動,曾有機會住在一個仍保有傳統農村生活的小村落,那種鄰里之間的親切感,甚至連空氣中瀰漫的食餘氣味,都跟小時候住的老家一模一樣,就連喝到的湯頭,也是「媽媽的味道」。可見,食物的旅行,不僅是在地而已,還有一段食物旅程是被遺忘的。祖先從他們的原鄉,帶到海島上,再結合當地環境、食材、氣味、氛圍等,所有條件加在一起,才產生現在這樣的飲食文化,所以是有脈絡可循的。可是,1990年代左右,全球環境大幅度改變,傳統文化也急速凋零,短短二十幾年間,一個計畫、一隻怪手,就能破壞累積了千萬年的自然人文資產,亦是因為如此,詠捷老師才急切地想用快門記錄下澎湖的傳統飲食文化。

  說起澎湖特殊傳統的飲食文化景觀,除了大家熟知運用潮汐捕魚的「雙心石滬」外,就是用珊瑚礁(咾咕石)砌成,以對抗強烈東北季風的「菜宅」。祖籍同在澎湖的詩人作家渡也在《澎湖的夢都張開翅膀》詩集中,形容澎湖獨特的「菜宅」為「蜂窩田」:

 

橫的,直的

一排排列隊迎戰

風的箭矢

 

一排排列隊站著

合力痛擊烈風

叫鹹鹹的風回去

讓植物安居樂業

 

讓番薯、絲瓜、花生生根

讓愛萌芽

讓所有的田都安心

 

——摘自渡也〈蜂窩田〉

 

  1996年離鄉多年的張詠捷老師回到澎湖生活,重新學習施肥、種菜、下廚,也在自己的菜宅中耕作,她說,尤其是澎湖的主食番薯,特別需要在冬天培育,稱為「番薯栽母」,如同培育很會生小孩的母親一般,需要細心保護,等到春天風比較小的時候,再把藤蔓分植在原野上開枝散葉。菜宅文化無論在澎湖各地都看得到,只可惜環境持續遭到人為破壞,缺乏永續意識,可能為了得到一顆貝,而打壞了一株珊瑚,珊瑚礁越來越少,菜宅牆也已被水泥取代了。

  據說,生成一公分的土壤就需要500-1000年的時間風化,是人類生命無法計算的漫長歷程。首次認識張詠捷攝影師,其實是透過渡也老師臉書分享的影片。片中,她轉述阿公曾告訴她的一句:「海面就像人的皮膚,微微的風就會起變化。」多麼有美麗且有智慧的畫面呀!人溫厚的氣質,都是環境給予的,「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當報天」,海洋、土壤都是孕育人類生命的泉源,需要好好守護,如同教育一般需要細心培育、給予養分,我們的下一代才有健康的糧食滋養身心靈。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