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張耀仁(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 專訪/吳增棟(金合利鋼刀第三代傳人)

從鋼片到刀具的鍛造:所謂勇士刀

小說家莫言知名的作品〈透明的紅蘿蔔〉,是這麼描述的:「紫紅色的老鐵匠用一把長長的鐵鉗子把一根燒得發白透亮的鋼鑽子從爐裡夾出來,鑽子尖上『劈劈』地爆著耀眼的鋼花。老鐵匠把鑽子放在鐵砧上,用小叫錘敲了一下鐵鑽的邊緣……在驚心動魄的鍛打聲中,鋼鑽子火星四濺,火星濺到老鐵匠和小鐵匠圍腰護腳的油布上,『滋滋』地冒著白色的煙。」
對照金合利鋼刀總監吳增棟鍛刀的當下,瞬忽迸發的星火何止四濺,隔著二三公尺遠的距離,依舊深切感受到其中金碧萬丈的氣勢!一錘百震動,一音千火花,最終,吳增棟展示手上的作品:「這是如假包換的勇士刀!」午后的陽光沿著刀刃發散出優雅的弧線,再套上刀柄,一把象徵勇氣、力氣與美感兼具的刀具,短短三十分鐘,就從一小塊鋼片錘鍊成如斯鋒利,令人不由得驚嘆這位自小學起,即磨刀、鍛刀的職人,手藝如何精巧與俐落。
「其實小時候學做刀很痛苦,每天要磨完指定的刀才能去睡覺!」吳增棟推了推眼鏡表示:「尤其假日要磨的刀更多!所以當別人歡天喜地的放假,我卻愁眉苦臉,因為有磨不完的刀等著我!」吳增棟表示,自祖父輩起,吳家即從事打鐵。當時的打鐵匠挑著擔子,走路至鄉下服務,也因為流動性高,部分民眾為了買刀往往花去一天時間。為了服務更多民眾,自父親輩起,在市區找了店面,利用八二三砲戰所遺留的砲彈,加以切割鍛打,「那時候從早上六點多做到晚上十點,難免吵到鄰居!」吳增棟說,店面幾經波折,才在地方官員的協調下,買在現今較為郊區的地點,不再需要擔心擾人清夢。
「那時候因為政府遷臺,來自大陸各省的廚師,紛紛帶著他們所需的刀型來店裡要求鍛刀,打鐵生意非常興隆!」吳增棟說,因為鍛造菜刀的需求大增,最終金合利鋼刀從打磨各式刀具的打鐵業,轉為集中製作菜刀的鍛刀業,鍛造出來的刀具既耐用又美觀,在客人口耳相傳下,逐漸成為每到金門旅遊,觀光客必然指定購買的紀念品與消費品。

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刀具也要包裝

之所以作為紀念品,在於金合利鋼刀的包裝從紙袋到紙盒,都經過專業設計;之所以成為消費品,在於菜刀本就是家庭不可或缺的實用工具。
就包裝設計而言,吳增棟指出,因為刀具品質精良、技術層次高深,再加上有砲彈製刀的故事性,不少國外媒體蜂湧而至、爭相採訪。但也因為欠缺統一的設計,以致外觀不甚精緻,更遑論拿來送禮。
「當時我苦惱到睡不著覺,想說萬一老顧客拿著舊的包裝上門,結果一看:『咦,怎麼和原本的不一樣?』那該怎麼辦?」面對設計的新思維,吳增棟左右為難,因為創新固然有創新的必要,但老顧客的情感也難以忽略。2000年左右,經濟部工業局委託外貿協會設計推廣中心,輔導離島事業轉型升級,吳增棟心想:「要痛就乾脆痛一次好了!」於是咬一牙,投下大把資金,將原本金門與古厝的圖樣,改為打鐵人的專業形象,再搭配木刻圖樣的字體強調工藝精神,在補色作用下,紅底黑字很容易一眼就被消費者看見與辨識,也成為觀光客人手一把的伴手禮。
事實上,吳增棟頗為念舊,例如總店前半部為嶄新的空間設計,後半部則是彷若工廠的鍛刀場所,讓消費者在「前場」選刀之餘,也能通過「後場」窺見鍛刀歷程,以及從中認知金門發生於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四十四天落下多少發砲彈?」吳增棟總愛考考參觀的客人,也總是自問自答:「四十七萬九千五百五十四發!」他說,相對於戰爭的殘酷,1992年金門解除戰地任務後,再加上2001年開放小三通,一瞬之間,九人座的觀光小巴在金門猶如過江之鯽、滿街穿梭,買刀的人潮不是一把一把買,「是一箱一箱搶!」
也因為這個緣故,吳增棟獲知客人的需求,例如有消費者希望瞭解鋼刀與金門人文歷史的聯結,因此他製作了大型看板,從八二三砲戰談起,然後逐一講解製刀流程:從砲彈區分成炸彈以及宣傳彈談起,然後說明如何切割鋼片、鋼片炭爐加熱、鍛造鋼刀粗坯等,鉅細靡遺的文字說明、搭配圖片,加上滿地斑駁的砲彈,遂成為鎮店之寶,往往引來許多人在看板前合影留念。此外,也有消費者反映看不懂中、英文說明,因此他正著手籌備耳機系統導覽,希望可以透過多國語言的服務,讓更多消費者買刀之餘,更加瞭解鋼刀與金門歷史的聯結。

從實用到收藏的挑戰:鍛刀的美感

除了實用的菜刀外,吳增棟亦醉心於鍛造收藏刀。「最早的時候拿去大葉高島屋展示,原本沒有要賣,沒想到全部被客人掃光!」因此,吳增棟意識到收藏刀的價值,也想起父親的叮嚀:「我們做的刀是別人在用,要別人覺得好,才是真的好!」同樣的,那批在百貨公司賣掉的收藏刀,並非是吳增棟最滿意的作品,「但客人覺得滿意,才是真的滿意!」因此,吳增棟一方面鍛造實用刀具,一方面開始思索創新的可能,例如透過疊層而浮現華麗鋼紋的龍紋刀,以及搭配不同材質刀柄的折刀等。
「怎樣才算是美的收藏刀?這真的很難回答!」吳增棟說,因為每個人的審美價值觀不一致,加上不同國家的刀具,會因飲食文化而產生差異,所以很難有評斷的標準。而他能做的就是多看、多學,例如透過閱讀雜誌、蒐尋網路資訊,或者出國旅遊等,「但團體出遊通常無法看到刀具鍛造的過程,只能看到刀的成品。」這也是金合利鋼刀特殊之處,每每有旅遊團前來,吳增棟就會在「後場」說明鍛刀的來龍去脈,搭配滿地令人怵目驚心的砲彈,再加上當場切割砲彈、炭爐加熱、鍛打等,深深震撼了參觀者的感知,也讓參觀者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其中,最具挑戰的是有客人把刀具的圖樣畫好,要求吳增棟依圖鍛刀,「通常這些人都是愛刀人,所以他們把理想的或夢想的刀具畫出來,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挑戰!」吳增棟說:「和喜歡刀的人交流,可以從中不斷提升自己!」他指出,近期幫寺廟打造大刀留下深刻印象,但相對於指定創作,吳增棟更喜於自行構思作品,「學習鍛刀是一輩子的事,所以,我到現在都『還沒出師』!」吳增棟語出驚人道:「我永遠都在學習,而學習鍛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吃得了苦!」
他說,許多年輕一輩來向他學藝,來了半天就不見人影,「然而,這不是幾個月的事,而是一輩子畢不了業的事!」言下之意,鍛刀有許多「眉角」必須留心,更關鍵的,有許多變化的可能,值得鍛刀人與時俱進、發揮想像力,由此突破現況。

從傳承到相互學習:永遠的牛仔鍛刀人

但面對想像力,吳增棟表示:「年輕時想東想西,現在年紀大了,創作力真的下降了!」他說,還好有兒子協助,打造了二樓的教學空間「叨叨共饗廚房」,一方面寓意「刀」,一方面「叨」也是臺語「家」的諧音。透過廚師的實際操作,參與學員可以從中體會:「不同料理該運用何種不同的刀具?」此外,也瞭解如何料理食材,而食材又關乎供應鏈,「讓產業活絡起來,而不是開餐廳!」吳增棟說,年輕人的創意往往激發出新的火花,他抱持著「相互學習」的心情放手讓兒子發揮,像是三樓的金工教室就獲得許多親子共學的喜愛,而二樓的用餐空間兼具教學功能,可以提供有志舉辦工作坊的民眾進行簡報與討論。
「年輕人可以找到更多的東西!」吳增棟表示,「傳承」的真諦是與年輕人相互學習,而不是一成不變,因為欠缺創意的話,傳統技術無法帶來新的商機;而沒有紮實的傳統技術,創意也勢必無法實踐,淪為天馬行空的想法,「兩者如果都不溝通,就會形成老的無法創新,年輕的又缺乏技術,可惜了彼此的才能!」吳增棟指出,自己的心態還很年輕,所以很能和年輕人打成一片,他說:「傳統製刀要有新的想法,像種樹一樣,把根穩住,才能開枝散葉!」而今,他構思著如何打造一座「鍛刀博物館」,希望從中結合鍛刀體驗、親子共學、活絡在地產業等。
談起未來的夢想,吳增棟神采奕奕,以致往往忽略了他一年到頭、從頭到腳都穿著牛仔裝的事實。他說,之所以穿著牛仔裝,一方面比較不容易被鍛刀的星火燒出破洞,一方面當初美國拓荒的打鐵匠就是如此穿著,「我曾經換過其他服裝,結果不只自己覺得怪怪的,別人也感覺很不習慣……」吳增棟索性不再改變服裝,一套藍色牛仔外套、牛仔襯衫以及牛仔褲,成為他在任何媒體採訪裡的既定形象,卻沒有人發現在這套恆常不變的衣著底下,他的內心彷若星火般狂野,也好似西部牛仔般衝勁十足——正是狂野,才能鍛造出更為精緻而華麗的刀具;正是衝勁,使他孜孜不倦為鍛刀奮鬥,更著眼於鍛刀文化的延伸,不由使人想起〈透明的紅蘿蔔〉這麼寫著:
「鋼鑽鍛打成形,老鐵匠背過身去淬火,他意味深長的看了小鐵匠一眼……老鐵匠把鋼鑽提起來舉到眼前,像穿針引線一樣瞄著鑽子尖,好像那上邊有美妙的畫圖……老鐵匠好像得出一個滿意答案似的點點頭,把鑽子全淹到水裡,蒸氣轟然上升,橋洞裡形成一個小小的蘑菇煙雲。」
──形成,對於鍛刀訴說不盡的愛與夢,創新及守護。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