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 / 張茵惠(MPlus主編)
◎ 整理 / 張佳祺(《明道文藝》編輯)
◎ 圖 / MPlus 提供
「滑世代」、「低頭族」、「姆指族」等,現代人幾乎無時無刻都會緊抓手機不放,甚至將「滑手機」作為睡覺前的最後儀式。就算真的想閱讀一本書,也是先從網路上搜尋書評,再決定是否實際購買書本,因此近年來新媒體如雨春筍般創立,但也備受市場競爭考驗而快速地消逝。六年前,「MPlus云閱讀」正式上線,一開始的計畫其實只有「我們來做對臺灣文化有幫助的東西吧!」,就這樣張茵惠主編與MPlus攜手前進,從策劃、寫稿、行銷等,一人當多人用扮演著「萬用卡」的角色,當然也對MPlus的出生、成長過程最清楚不過。
為了不影響在聯合辦公室工作的其他夥伴,我與茵惠主編約在臺師大附近的咖啡廳見面,遞上今年剛結束的「第37屆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邀請卡來介紹自己,原來主編在學生時期也投過小說組的比賽,還說:「當年只要是文青都讀過《明道文藝》喔!」又找到一位從《明道文藝》及文學獎出身的寫作者,瞬間覺得親近拉近了距離。
年代軸:神秘的1930年代
當初決定邀訪「MPlus云閱讀」是來自第一眼的視覺印象,特殊的「年代軸」版型設計,幾乎在其他網站上找不到,就像盲逛書局時,吸引你拿起一本書,甚至翻開目錄序文,相信有超過七成都是因為封面設計吧!我原以為「年代軸」想法應該會來自一群青年創業者,但刻板印象馬上就被事實敲碎――原來不是!年代軸的概念來自跨世代共同創業者的腦力激盪。茵惠主編表示:「這一開始就不是我提出的想法,因此也不能掠美。」解釋之下發現,原來催生年代軸的是一位不願暴露身分的神祕中年女士,再度為MPlus披上一層神秘面紗,也讓我更加好奇年代軸中「神秘的1930年代」的故事,到底該如何說起?
「1930年代」的全球性經濟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醞釀、極權主義崛起……,甚至有人稱1930年代為「骯髒的十年」,卻也是世界各國工業基礎建設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當時的臺灣正處於日治時期,這段歷史也是目前許多本土戲劇作品愛用的時空背景,複雜的文化情感、充滿張力的衝突,從這個又愛又恨充滿故事的1930年代開始一直到未來,MPlus將文化載體分為「電影(影)」、「音樂(樂)」、「書籍(書)」三部分,網站企劃架構完成了,接下來就是陸續將內容填上。從一人打全場,到有編輯團隊、有長期合作的夥伴,甚至從投稿作者中,培養出一批作家,慢慢地開始穩定下來,也確立了MPlus云閱讀網站及讀者的風格。茵惠主編表示,在團隊自由的文化風氣下,夥伴們可以直接說出自己的意見,大聲地評論時事,對於想宣達的主題盡心盡力,我想這就是這份工作最大的價值。
20-30歲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六年來MPlus統計觀察讀者的年齡層,大多落在20~39歲的年輕族群,在「影」、「樂」、「書」三大區塊下,全年無休徵稿,是讀者也是作者,將自己生活中的體驗與關心的議題寫成文章投稿,經過編輯內部篩選之後刊登在網站上,目前大約每個月會有十篇左右的文章來自於投稿。
MPlus富有價值的地方在於能夠與讀者一起成長。投稿者來自各行各業,從高中生到家庭主婦都有。主編分享一個有趣的例子:一位經常投稿的大學生作者,雖然不是俄文系出身,但自學俄文又對俄羅斯文化有興趣,最後成功考上相關研究所。她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不斷閱讀俄國相關文學、電影等,並將閱讀心得寫成文章投稿。主編表示,雖然俄國的主題相對冷門,但是對於社會是有意義的,我們依然還是會選擇刊登,這就是MPlus的審稿機制。
現在的年輕人很會經營自己的網站及社群平臺,他們為什麼願意將文章投來這裡?一方面是認同我們的價值觀,另一分面則是我們塑造的審稿機制。不管是大家所認同的普世價值,如:自然環境、保護海龜等,這些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梗」,例如:沒有一張海龜在海灘上遇難的照片,或是沒有較為特殊的觀點,就不會吸引人在乎它,這也是我們表達上的小技巧,是一路以來的經驗累積,我發現「人的注意力是一種最稀少的資源」,在我們堅定不變的意念下,盡可能地將照片拍好並選擇適當的文章,地保持中立,這就是我們的審稿機制。
經營一個靜態網站的內容沒有困難,重點是如何讓人點進來看!茵惠主編分享她自己從科學領域轉換至編輯的工作歷程,在臺灣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創辦了部落格、Facebook,漸漸地發現不管是出版社、期刊、線上媒體等,編輯真正的任務是讓大家閱讀,善用短短五十字左右的引言,吸引注意!於是MPlus FB粉絲專頁開始了「睡前小語」的單元,善用人們在睡前滑手機的習慣,期待得到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又不能太過複雜燒腦,於是在每天凌晨12點左右發佈一則名人作家曾說過的話作為「睡前小語」,沒想到竟然意外地很受歡迎,甚至被原本不是讀者的網友成功轉發分享,有時候即使有人使用了但沒附上出處也沒關係:「畢竟,我們豐富了那個人的精神生活嘛!」
平等、自由、愛與和平
「常常有人說我們是藝文媒體,但其實我們是想用藝文的方式去包裝,畢竟藝文是很多人的嗜好,藉此希望讓社會變得更好。」最近在MPlus網站中發現,三四年前沒有流通的勞工議題文章,現在隨著新聞罷工事件又浮上檯面,相關文章被瘋狂轉載。我們相信在長時間正確的經營下,堅持刊登「平等、自由、愛與和平」的文章,這些價值不會因為時間流動而改變,也將會成為眾人前進的力量。「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們現在生活在伊朗、敘利亞等受戰火摧殘的地方,我們還有機會談藝文、談電影嗎?社會必須是正義的、和平的,階級會向上流動,這樣談藝文才會有希望。」
MPlus在去年(2018年)首次與文化部合作,舉辦了第一屆的「全國青少年評論文學獎」,透過線上徵稿、網路直播評選、線上頒獎,去年首獎得主是年僅17歲的高中生,但文章卻令人驚艷,有國立大學研究所的水準,並刊登在網站上被多次轉發。今年MPlus也獲得補助持續舉辦第二屆,並增設了「非青少年組」,也就是所有年齡層都可以參加,參賽者需從指定的清單中,找到自己想發揮的書籍或電影,其中包含當代思想、社會科學、反思臺灣、認識中國、經濟、科學哲學、女性平權等主題,給自己讚美、關心的事物有一次平反的機會。
經過這次舉辦文學獎的經驗茵惠主編想起前兩年,自己也曾自我懷疑,「就像是一直對著某塊土地澆水,但什麼都沒有長出來過,久而久之會懷疑,也許底下從來都沒有種子。但怎麼可能沒有種子?應該要有的才對呀!」幸好當初相信裡面還有生命,先願意做沒有回報的事情,默默耕耘才能看到未來。
2020之後,未來的未來
關於未來,MPlus和許多出版社合作,在推廣新書時,共同舉辦新書發表會,也藉由網站的高瀏覽率增加新書曝光,並觸及不同的讀者粉絲。為了讓網站繼續堅持下去,2018年初也開始接受募資,並與贊助者成立專屬社團互動,推薦好書、好電影等,也吸引不少小額贊助者加入。「發現大部分的讀者都還滿支持我們活下來的,很開心!」MPlus在現代社會的存在,是很難得可貴的。編輯這個行業對於喜歡寫作的人來說可能是夢幻工作,MPlus也經常收到投遞履歷。可是從履歷看起來,投遞的人並沒有意識到:MPlus其實沒有錢可以聘請多餘的人手。編輯經常被認為是進入門檻很高的工作,事實上也經常考驗求職者對於現實的接受程度。如果自己沒有一個奢侈的理由,現實與理想通常是很難取得平衡的。
如果青少年接受現在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人類終極樣貌的話,那活下去是沒有意義的。
――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勞倫茲
接下來的2020年,MPlus網站的「年代軸」又要重新改版,以臺灣新媒體而言,已經算存活非常久的了!曾經有一位18歲的讀者留言:「我的網站首頁除了Youtube外就是MPlus。」未來的年輕讀者市場幾乎都是影音、圖片,也讓我們思考著加入影音單元,並如何透過教育讓青少年們知道,就算你不喜歡現在所看到的社會,你依然有希望可以改變。
MPlus云閱讀
傾聽世界變化的萬千聲音,1930直到未來的電影、音樂、書籍數位年代誌。
全年無休,歡迎投稿。
MPlus云閱讀網址|https://www.mplus.com.tw/
Mapus腦時尚|https://mapus.gifts/
MPlus FB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plus
青少年評論文學獎|https://review-award.mplus.com.tw/(15歲以上皆可參加。阿嬤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