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 / 林品軒(五溝水守護工作站站務員)

◎ 撰文、攝影 / 張耀仁

 

「奇蹟」的五溝水?

1978年10月2日,《中國時報》第一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獎揭曉,馬以工以〈陽光照耀的地方:記下淡水、東港兩溪流域的客家村莊〉獲得優等獎,該文考察下淡水(今高屏溪)與東港溪沿岸客家莊特色,著眼於「六堆」(原為「六隊」):包括竹田、萬巒乃至麟洛、佳冬等地之發展,其中,針對萬巒的部分寫道:

最令人高興的倒不是吃了萬巒豬腳,或是看到了古老的天主堂,而是意外地在從萬巒到萬金、赤山的公路上,發現一個奇特的村落——五溝水……村中有棵大榕樹,榕樹下是談天說地的好地方,也是所有古老村落的特色……在型態上五溝水是農村,是沒有幾爿商店,該是極其的不繁榮,但它又看起來是這麼富足,沒有一絲一毫小村小鎮衰退的跡象,該說是個奇蹟,因為近代都市發展史上,可還沒有這樣的記錄。

馬以工指出,五溝水(正式名稱為五溝村)乃是「極其的不繁榮」,話鋒一轉,又說是「富足」、「沒有一絲一毫小村小鎮衰退的記錄」,用詞前後矛盾,究竟是繁榮或不繁榮?不免使人霧裡看花。儘管文中提及:「每次我到五溝水去看看,他們總是在收穫,稻米、檳榔、紅豆、甘蔗忙個沒完。」由此可知,位於屏東縣萬巒鄉的五溝村,七○年代乃是一個以農業收成為主的聚落,除了能夠自己自足,也因著農業交易而衍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所以才不見「衰退的跡象」——但究竟為何這樣地方足以被稱為「奇蹟」?臺灣近代都市發展史,真的沒有類似的例子?

 

事實上,同樣以五溝水為報導對象,刊載於1979年5月號《戶外生活》、由王昭所撰的〈大武山下的一塊樂土:五溝水〉,除了和前述馬以工一文提及村民一年四季栽種稻子、甘蔗、檳榔等,也提問道:「農村需要公寓嗎?以五溝水而言,姿態撩人的椰子樹配上毫無稜角的公寓,套句話只有『離婚』了。」該文期許五溝水能夠有所取捨,「為自己擁有一塊樂土,也為更多的大眾呵護一個傳統的農村」。「傳統的農村」,彷若意味著當地不該進步,而應背負著遠從北部而來的這批作者「發思谷幽情」之主張。其中,向來擅長考證建築的馬以工,特別針對五溝水少見的「公寓」指出:「中國式庭屋的另一側,卻是一幢兩層的洋樓,是小村裡少數的樓房之一,也屬於劉氏宗祠。」換言之,當地多為平房,唯獨劉氏宗祠旁的洋房是當時數一數二的「高樓」。不由得使人好奇何謂劉氏宗祠?馬以工如斯描述道:「正堂為獨立於內庭中的三開間一進建築,與兩側護龍並不相連,而不形成密閉的三合院,這是標準的客家式建築。」又比較閩南式建築喜於屋上飾以石刻,「但客家人多半卻以彩繪代替,簡單雖是簡單,他們卻使屋內外整潔無比」。

 

相較於則四十三年前的作品,2021年的此時此刻,五溝水代表建築劉氏宗祠是否依舊「整潔無比」?五溝水是否還擁有「奇蹟」?

 

卯金啟瑞,乙火騰輝

與1978、1979年所謂的「富足」與「奇蹟」相比,2021年的五溝水顯得格外沉靜與日常,甚至有些寂寥。容或是社區人口老化、青年人口外流所致,加諸五溝水保留了諸多傳統客家建築,包括大我祖堂、萬成祖堂等,愈發使得景色充滿了懷幽思古之情。

 

自2008年5月19日起,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審議下,五溝水已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登錄為「漢人街庄聚落保存區」,是臺灣第一個保存客家特色的聚落。換言之,五溝水居民確實如當年馬以工所言,泰半為客家人,且泰半姓劉,該地主要可區分為西盛庄與東興庄。其中,最顯眼的地標,即是轉進五溝水聚落前必然經過的劉氏宗祠。在1985年由陳坤厚拍攝的電影《最想念的季節》裡,張艾嘉飾演的劉香妹帶著李宗盛飾演的畢寶亮,兩人返回五溝水,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劉氏宗祠。其為二堂四橫圍屋式的合院建築,興建於1864年,後經陸續修整,於1921具備現今之樣貌。正門前有一座極為寬敞的花園庭埕,兩個八角亭分列兩端,四周築有西式風情的圍牆,稱之為「外禾坪」,再往內走即是劉氏宗祠。宗祠主要作為劉姓族人的血緣與精神象徵,每年春秋兩季舉辦祭祖儀式,具有統合劉氏一族向心力的作用,凸顯劉氏宗族在當地的影響力。由於劉氏祖先劉鰲及其大小兒子,皆考上貢生,故前門與正廳屋脊採燕尾造型,藉以彰顯其家勢之宏偉。前門脊背飾以雕花剪黏,正廳的燕尾則部份採取鏤空花磚,由此分散強風吹襲的力道,在在顯示客家建築之巧思,與馬以工所述不甚相同。

 

正廳堂號旁的門聯黑底金字,如斯寫著:「卯金啟瑞,乙火騰輝」。對此,五溝水守護工作站站務員林品軒解釋,卯金即是劉字偏旁的拆解,也有卯時之意,勉勵後世子孫,五點到七點之間就該起床盥洗、打掃,面向一日陽光、勤學好學。而「乙火」係指太乙真人借火給夜中埋首苦讀的先祖劉向,意味著前人奮發向上的精神之外,也告訴後世子孫應珍視、感謝生命中所遭遇的貴人,這也是對應於正廳前門背面,懸有門匾「大乙重光」之故。林品軒特別指出,黑底金字係寓意陽光即將照破昏黯,尤其該正廳的中軸線面向遠方大武山,日頭由山巔升起,射入廳門,大有照見光明之意。

 

觀瀾其作柱,海闊快登瀛

林品軒指出,客家建築最大的特色,在在充滿了教育孩子的象徵物,例如劉氏宗祠前門兩側彩繪寫著:「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讀書耕田」,而被稱之為「進士第」的偉芳祖堂,同樣在兩側側門門楣寫著「入孝」、「出弟」,此外,除了期勉後世子孫之外,也不忘在許多裝飾上多所祈福,例如象徵子孫綿延不絕的竹子開花,或者象徵富貴的牡丹等。再者,林品軒也提及,客家人非常重視追本溯源,因此「金精常照閣,鐵漢尚名樓」這樣的字句,反覆再三出現於五溝水的幾個重要建築裡,「金」係劉姓的拆字,也是太乙真人借火的寓意;而「鐵漢」則係北宋時期,著名諫官劉安世受到蘇東坡讚譽為「真鐵漢」,故以此作為提醒後世子孫,待人處事的原則。

 

這樣諄諄教誨刻苦學習的精神,不僅反映在門聯上,也落實在生活裡,其中,興建於1921年的觀海山房允為表徵,說明客家人對於教育的重視。其係由偉芳祖堂父子三人辭官後,在廣東秀才劉耀初的指導下,創辦「觀海山房學堂」以培育人才。使得五溝水一時間文風鼎盛,蔚為地方重要的文教中心,甚至流傳著一句話:「不到五溝不入流,不入劉也不入流」。亦即劉家父子二代一門出了三位貢生,因此「入劉」暗示著「入了劉家」,讀書才能「入流」。由此說明讀書以光宗耀祖,乃是客家祖訓之一,也可看出五溝水客家聚落前人在教育上,多有著墨。

 

「比較可惜的是,當時學堂究竟教導了何種內容,迄今查訪仍一無所知。」林品軒表示,觀海山房建造於日本殖民時期,在皇民化的政策箝制下,按理說漢學教育勢必受到排斥,然而由於日本也有漢詩的傳統,因此日本殖民初期,每每藉漢詩進行詩酒唱熟酬以籠絡臺灣文人,「扢揚風雅」即是當時臺、日文人經常提及的話語,也就是漢詩成為臺灣傳統文人與日本漢文人交流互動的重要媒介。林品軒指出,此容或是觀海山房在當時仍有生存空間的可能,只不過欠缺文獻紀錄,因此他也無法確定山房所教授的,究竟是傳統講究風雅的漢詩,抑或著眼社交酬酢的內容?

 

觀海山房有別於傳統客家建築,採西洋式仿巴洛克風格搭建而成,固然裝飾華麗,但兩側甚短的「護龍」仍凸顯其保有客家三合院式設計的理念,從中可以看出當初設計者,試圖融合中、西建築的想法。正廳山頭設計極為華麗,透過四座花瓶襯托出中間的老鷹,下方佐以紅色洗石子圈出「劉」之字樣,此外,在觀海山房四個字兩側還嵌有螭虎及鰲魚之浮雕。其門前對聯寫著:「觀瀾其作柱,海闊快登瀛」,大有期許子孫出人頭地之意。而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之處,莫過於精緻的鏤空圍牆,其上裝飾了南瓜、竹子等物,不僅為了美觀,也同樣蘊含寓意,例如南瓜即臺語所謂「金瓜」,因其種子甚多,象徵多子多孫;而竹子則意味著節節高升,也暗示後世子孫讀書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林品軒指出,觀海山房所使用的紅磚現已少見,其拿來裝飾屋脊的花磚,係自日本進口而來,被耆老稱之為「南洋磚」,在在顯示出該建築工法與裝飾之講究,讓後世得以想像,當時劉氏宗族過人的財力與文化力。

 

除了前述兩座主要建築外,五溝水其實還有其他建築值得關注,例如廣玉祖堂具備科學精神、擁有調節生態的半月池,抑或造型少見的「風水式」(塚墓形象)南柵伯公,在在都讓人看見五溝水曾有的繁榮情狀,儘管伴隨著少子化、都市化,以致人口外流,導致五溝水越發老化,然而在政府大力投入社區營造的呼聲下,一群年輕人也返鄉從事保育工作、餐飲行業,試圖為五溝水注入新的活水,也試圖重振五溝水過往豐富的生態體系。

 

林品軒提到,最初返回故鄉時,為五溝水繪製地圖,但聚落裡的長者卻表示看不懂,後來才發現問題出在,忽略了「地方知識」的必要性。「老人家說,地圖的指南方向應該以大武山為主,而非慣用的北方,也就是離山越遠,表示離鄉越遠,離山越近,回家的路也就近了。」看著過往許多報導者帶著外來者的角度看世界,想必面向劉氏宗祠乃至觀海山房,都該以地方知識重新思索,甚至重新保存它們才是。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