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楚忻
◎圖/鄭楚忻 提供
永續,做為時下最熱門的產業趨勢之一,吸引了許多學生與專業經理人趨之若鶩的把它當成一門好專業與好生意。琳琅滿目的ESG證照、培訓班,似乎我們把所有的永續指標、永續標準與法規記得越熟、拿了越多獎項,我們就能真正「懂永續」。身為一個半路出家的永續人,直到回到碩士課程重新認識永續這門學問時,我才開始理解從前我看見的那些永續作為與指標都只是一棵棵獨立的樹木,退一步,才能看見整片森林。 這篇文章,我會將我在荷蘭碩士課程中所學習到的系統性思考與企業永續的基礎概念與你們分享。
使用越環保的商品,地球就能更加永續嗎?
為什麼我們需要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理解永續呢?舉例來說,在永續報告中,各公司經常使用「能源效率」衡量企業內部的節能成效,或產品的環保程度的指標。以汽車為例,能源效率指的是每公升的油這臺車可以跑幾公里,能源效率越高的車,會被標記為「越省油」、「越環保」。政府將能源效率分成五級,而車輛需要按照規定標示自己的能源效率等級。
(註1)
追逐能源效率的提升是一件十分符合邏輯,也冠冕堂皇的事。畢竟,如果大家都使用省油的車,對地球的傷害一定最低吧!19世紀中,有一位名為Willian Stanley Jevons 的經濟學家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他發現,由於能源效率提升,使用同一個工具的能源成本下降,反而會使人們增加使用,進而使總體的能源消耗不減反增。(註2)套用在汽車的案例,倘若我換了一輛能源效率更高的車,發現這臺車真的好省油,幫我省了不少油錢,或許我就會改變平時偶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習慣,改為開車。最後,即便所有人都換了更「環保」的汽車,人類對地球的傷害卻還是繼續擴大。
Jevon’s paradox 告訴我們的是,追求某些單純的指標並不能代表整個系統真的更永續了。若每一家企業、每個人都只看到自己的角色,忽略行為與改變背後和系統的交互關係,我們很難做到真正的永續。
重新理解永續
聽完上述的例子,大家可能會抱怨自己做什麼好像都不對,但我們需要認清的是達到永續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2023年的科學研究指出,目前地球9個中的6個限度已經被突破,包含氣候變遷、生物圈的完整性、土地利用變化、淡水使用、氮磷生物化學循環、新化學物質釋出。在更多企業砸錢買廣告,宣告自己的永續成果時,地球環境仍在不斷惡化。(註3)
若我們改變一個想法,或許麻煩一點,但試圖將自己的生活、消費行為,或是企業的生產與我們生活的環境連結在一起,永續才有可能發生。我們都知道每個物品、每個系統都有其極限,若過度使用手機,他或許會開始過熱、當機;過度把心力投入在上班或讀書,人也可能會過勞生病,最終喪失生產力。但我們卻很少用類似的角度看待身處的環境,當所有人都想要過得更奢侈、企業只想無限度的成長、獲取更大的利潤,再怎麼談重視永續都是一個假議題。
與所有的產品一樣,理解如何永續的使用地球,就必須了解地球的極限是什麼。因此,界定出地球的乘載力是第一步。地球超載日根據各國的碳排放量,計算出若人類需要1.75顆地球才能乘載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若世界上所有人都和美國人一樣生活,則需要5.1顆地球才夠。當然,這個計算可能太過簡單,沒有完全反應全球化等因素,但也足夠讓我們理解我們若要大幅系統,或許先要改變生活方式,才有機會達成「真永續」。
SBTi (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 就是一種試圖反映出系統需要的企業目標設定方式。根據科學研究,若人類要將地球升溫在1.5度之內,需要在2030年減碳50%,並在2050前達成淨零排放。SBTi的工作是把這些系統的需要,反應在提供給企業的指引之中,讓企業可以將這些目標,轉譯成內部的減碳目標與工作。
「不永續」到「真永續」企業,學者提出的分類方法
學者Thomas Dyllick 與Katrin Muff 在2016年提出了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學術文章,論述何謂永續的企業,並將企業永續分為四個等級——從0.0到3.0,數字越高,代表永續的程度越高。(註4)以下我會簡單介紹不同等級的判斷方式,大家也可以參考,對應你認識的企業大致屬於哪個類別。
企業永續0.0反應的是傳統的經營思維。基本上,企業營運的目的就是為幫股東們賺取最大的報酬。在這個前提下,企業優先思考的是如何將成本降低,以及最大化獲益,因為經營所產生的外部成本:如環境的污染、企業的碳排放、社區的發展等,在合規以外的作為皆不會被納入考量。
企業永續1.0反應的是我認為目前最多企業所處的階段。與過去思維不同,這個時期,企業開始納入更多除了股東之外的「利害關係人」意見。這些利害關係人可能是環保團體、制定政策的立委、工廠周邊的居民等等。在這個時期,企業將環境、社會相關的議題視做一種「風險管理」,若不關注,可能會損及長期的商業利益。從另一個角度,永續也可能是一門「好生意」,企業節能可以節省成本,或在品牌經營上能得到好處。雖然企業關注的面向看似拓展了,但底層的邏輯仍然是獲利導向。
企業永續2.0突破以往只追求商業價值的框架,實際在環境、社會等面向定義出企業希望創造的價值或達成的目標。此時,企業會訂定出企業永續的目標與策略,並有明確的責任歸屬,和負責的人力與執行單位。透過定期追蹤,發布永續表現的報告,檢核自身的行為與承諾的差距。大家認知中永續的企業許多皆屬於這個階段,常見的作為如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訂定淨零排放目標與路徑、參與國際倡議、開展循環經濟模式、在開發中國家提供教育資源等等。
雖然在2.0的企業看似已經做了很多,但離「真永續」還差了本質性的改變,也就是改變看待自身企業角色的方式。在前面的階段,企業仍然思考的是如何將傷害降到最低,或透過不同的專案來造就正面的效益。然而,企業永續3.0強調的是企業的任務就是回應社會與環境的問題,並透過自身的優勢與資源改善現況。此時,企業的角色已經不是為存在而存在,而是在理解系統後,找出自己優勢可以貢獻的價值。這個定義與大家可能聽過的「社會企業」較為類似,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出永續的商業模式。
一個案例是瑞典家居品牌IKEA設計的難民庇護所(註5、6),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世界至少有1.17億人因為戰亂、天災等不同的原因而流離失所。 (註7) IKEA利用自身所長—設計輕便、容易組裝且低成本的傢俱,建造出可以在四個小時內,由四個人就能組裝完成的組合屋,比一般的帳篷更能保護居住人的人身安全,且搭配太陽能板的設置可以提供簡單的電力供應。這個案例並不代表IKEA整個組織的所有作為皆符合企業永續3.0,但這樣回應外在議題的永續行動,被學者視為「真永續」的範例之一。
看見系統的能力
在理解系統觀的重要性後,我們都能退一步,思考那些天花亂墜的永續廣告與商品是否真的值得吹捧。由於系統是如此複雜,當有人想要一個簡單的答案,只想用五分鐘了解做什麼事,導入什麼解決方案就可以讓自己的公司變綠,那可見他並未了解永續的意義為何。身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文組生」,我也曾經懷疑自己的所學,在技術至上的社會中有什麼價值。但回頭看,人文社會學科所教會我對於社會、體制、權力關係的解構與分析,正是這個世界最需要的能力。
當更多人都擁有看見系統的能力,我們才有機會更長像永續邁進。了解了食物生產系統與畜牧業的高碳排和人道難題,許多人開始轉向蔬食飲食;理解產品完整生命週期的碳足跡後,部分企業開始思考如何改變產品設計,或許從根本就可以改變使用情境、減少使用產品所造成的排放。許多社會創新、解決方案都不能少了系統性思考的能力。當然,在這個高度複雜的世界,沒有標準答案存在,只有不斷地看見、嘗試,才有改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