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撰文/張佳祺(《明道文藝》編輯)
◎專訪/葉向華(果陀劇場營運長)
◎圖/果陀劇場提供
2015年韓劇《請回答1988》播出,一度被稱為韓劇難以超越的天花板, 為何1988在韓國人心中如此重要? 因為那年韓國首次舉辦漢城奧運, 戰後國內經濟逐漸復甦, 是人們都想讓時空永遠停留的美好年代。而,在臺灣,1988年亦是個重要的年代。因著1987年解除戒嚴、黨禁、報禁開放、臺北兩廳院正式啟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原:國立藝術學院) 培養的表演人才逐漸成熟,整個氛圍都到位了。臺灣許多現代劇團都在這段期間裡誕生,如:1984「表演工作坊」、1986 「當代傳奇」、1986「屏風」、1987 「九歌兒童」等,而「果陀劇場」也在1988年這天時地利人和的時空背景下, 由梁志民、林靈玉兩位共同成立,因此, 專訪的一開頭,果陀劇場的葉向華營運長就告訴我們,果陀劇場是「自由孕育的劇團」!
在那個年代,人們開始尋求除了溫飽之外的生命價值,如同影評們形容韓劇《請回答1988》,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女主角德善的影子,因為都想透過身邊週遭的人事物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在採訪過程中,亦感覺被葉營運長拉回那個美好年代,當時就讀輔仁大學生物系,參加戲劇社的他, 看的人生中第一齣話劇,就是果陀劇場1989年的作品《淡水小鎮》。退伍之後,葉向華寫信到楊德昌電影公司求職,就開始在電影、電視臺、傳播公司等行業裡打轉, 直到2003年才有機會進到果陀劇場。起初,從擔任企劃、行銷,到近幾年開始負責整個劇團的營運。他看著果陀劇場這34年來,一步一步地從不到50位觀眾的小劇場,走向中型、大型,甚至世界舞臺,無非是想透過戲劇,帶著大家走向不曾想像過的遠方。
「我想,他們當初在創辦果陀劇場時,也不曾想過能走到這麼遠。」葉營運長表示,果陀跟所有的小劇團一樣,都是透過3~4人的創始成員, 完全為藝術燃燒奉獻熱情開始。但, 果陀的執行長林靈玉小姐很有前瞻地認為,不能只燃燒熱情,要有足夠的薪資讓大家可以活下去,要有良好的分工,要有專門的演出製作部、行銷部、行政後勤、人事、企劃等部門, 慢慢地把組織架構起來。直至現在, 果陀已經有30位的固定行政人員,再因應每齣劇目的要求,以約聘制聘請設計老師、演員、技術人員等。
果陀成功的明星效應
我們不禁好奇,多年以中文音樂劇表演為主的果陀,為何能成為臺灣代表性劇團?營運長分析了「中文音樂劇」在世界及臺灣的優勢。他說,臺灣音樂劇發展的早,大約在1989年左右就開始了,再加上接收對西方音樂劇的資訊,如:《貓Cats》、《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等,所以知道音樂劇創作是可以很多元的。而臺灣第一齣大型音樂劇《棋王》,改編自張系國的同名小說,由作家三毛改編成劇本,請李泰祥作曲,由明星齊秦、張艾嘉、曾道雄等人主演,是一次十分成功的跨領域人才合作,在當時1987年的臺北、高雄演出,轟動一時。
而果陀劇場在做音樂劇也是這樣的。在華語流行音樂界已經有良好口碑的優異創作者,如:鮑比達、陳國華等編劇、音樂創作人才;有很好的流行音樂歌手, 如: 江美琪、楊奇煜、郭靜、蔡旻佑、蔡琴等,讓他們都能投身到中文音樂劇的表演裡,藉由他們好的知名度與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來欣賞音樂劇。這是「明星效益」,也是臺灣中文音樂劇很重要的優勢。
當然,音樂劇目前依然是世界的潮流,民眾來看戲、聽歌、又有人跳舞,音樂劇雅俗共賞的特質,現在無論在美國紐約、英國倫敦西區,還是最近發展很好的韓國、日本,音樂劇在世界市場上還是大潮流。同時,中文音樂劇不僅僅在臺灣, 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機會, 如: 新加坡、港澳、馬來西亞、美加、澳洲、中國等,等疫情過後,未來是有很多讓世界看見臺灣戲劇的機會,就像果陀即將在明年1月底前往新加坡演出。
臺灣戲劇「產業化」,我們需要民營劇場
其實筆者在大學選填志願時,第一志願就填了臺大戲劇系,雖然知道成績肯定上不了,但還是惹來家人擔心了一下。但為何會擔心呢?不正是臺灣劇團目前面臨的經濟議題嗎!如同前述林靈玉執行長所說的,要讓劇團的大家有薪資能生活下去。因此,劇團不能僅僅是藝術表演,還需要有多元的收入來源、透明的財務報告、專業的經營分工等,也就是經營劇團不能只燃燒熱情,更要懂得公司經營。
葉向華營運長對臺灣戲劇的「產業化」有獨到的見解,他分析臺灣幾乎所有表演場館都是公營的場地,為了公平起見, 所以只能用分配的方式,每個劇團頂多可使用一到兩週的時間,但為了讓好不容易創作出來的一齣戲有更多演出的機會,劇團就必須開始到各地巡迴,而其中拆臺、裝臺、交通等成本也會大大提升。且目前臺灣看戲的人口集中在大城市,如果僅依賴在地觀眾,市場將趨近於飽和。
然而,若鼓勵臺灣民間企業經營「民營劇場」或許會是個解方!如果有民營劇場可以長期跟劇團合作,讓同一個劇目例如《生命中最美好的5 分鐘》,在某個民營劇場演出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觀眾們就能很明確地知道要去哪裡看戲,並且到當地觀光旅遊時,也能很自然地列入必要行程之一,甚至能吸引海外遊客,就像美國紐約百老匯、英國倫敦西區、日本東京歌舞伎座等,它們的觀眾比例大約1/3是當地民眾、1/3是外縣市民眾、1/3是海外觀眾。透過這樣長期的演出規劃,才能把觀眾的基礎做大。
但營運長也提到,這些美好願景實現的前提是劇團的財務模式是可靠、可信賴的,能夠把成本、收入、財務狀況皆透明化,這樣才能吸引企業願意投資到這個產業來。根據研究海外劇團的財務狀況狀況來說,通常票房營收占1/3、企業挹注占1/3、政府補貼占1/3,這樣穩固健康的資金狀況,才能養更多人,創作更多優質戲劇,創造更多利益,是良性的循環。
同時,臺灣藝術界也正面臨著人才外流議題。想當年,果陀在草創時期,也是用「以戲養戲」的方式,扛著龐大的票房壓力苦撐經營,有人撐得過、有人撐不過,就會在這個產業裡來來去去、載浮載沉。但現在不同了,果陀劇場目前除了戲劇演出的票房收入外,還發展戲劇課程,協助企業專案,甚至走入社區透過戲劇,讓樂齡族群與小孩們之間能溝通合作, 並發展志工制度、會員制度,讓更多民眾能以不同的方式貼近戲劇,同時也讓收入來源更加多元化。尤其是經過這段全球疫情期間的思考,營運長特別強調,整體經濟面、環境面都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對臺灣戲劇的票房影響很大,我們果陀目前也還在努力調整中,還沒有做到滿意。
如果未來產業市場好了、資金穩定了,人才自然就回流了!就像韓國之前也是把人才送出國,近幾年等國內的戲劇產業好了,人才自動就回來了。且中文音樂劇的人才培養不易, 發音方式、音韻都跟西方不同,如何讓觀眾聽得懂演員在唱什麼?這需要許多的構思,所幸近年來臺灣開始有專門培養音樂劇的相關大學科系、研究所, 畢業生們可以直接跟劇場合作,果陀劇場的王慕天導演、蘇昱瑋導演就是由此畢業的。當然,還有像是全民大劇團、天作之合劇場、瘋戲樂等,也都跟大專院校合作,避免人才的斷層。目前,確實有看到文策院有在努力讓更多企業看見臺灣戲劇發展的可能性,但短期之內還不能見到成效,希望在未來ESG的倡議下,能有更多企業資助藝文產業。
接下來,疫情逐漸解封,營運長表示,果團陀劇團依然會在音樂劇和舞臺劇方面繼續努力,但也因應現在多元的電視、電影、串流平臺,甚至沈浸式AR、VR等各式各樣的娛樂平臺蓬勃發展,多多少少都會影響未來的戲劇創作。所以,我們未來會持續跟更多年輕創作者合作,包含優秀的文學家、漫畫家,將他們已經很優秀的作品改編成戲劇,如: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店》、謝東霖的漫畫《我在詐騙公司上班》、馬克的漫畫《五斗米靠腰》等,從創作、行銷語彙等逐步做調整,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走進劇場、喜歡劇場,讓劇場產業能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