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與土地徵收部門的抗爭已經持續六年,六年來,全家想要如往常在餐桌前好好吃完一頓晚餐都不可能!因為我們是迫遷戶。
        
            外公外婆一如往常跪伏地上整理菜園,我在一旁幫忙澆水、除草。這片田地是外公外婆自年輕辛苦攢下的,我的童年有部分也屬於這裡。兒時常常穿梭在這鄉間小路,和同伴玩著扮家家酒,在純樸的鄉村度過我人生最單純、無憂無慮的歲月。當時並不懂得珍惜,之後到大都市生活才體會鄉下生活的可貴。
至今我依然記憶猶新,那年暑假我回鄉下陪伴外公外婆。下午村裡一位阿伯十萬火急地跑來家裡高聲嚷道:「我們這區要被政府徵收為道路用地……」阿伯慌張的聲音夾雜著台灣國語,他的手緊緊抓著褲角。那時才十歲的我和眾人一樣不以為意,對「徵收」及「道路用地」這類詞語非常陌生。
幾天後堂舅拿著從里長助理那影印來的建設路線圖,大家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突然間,安逸的生活被打斷,沒有任何的公告或通知,外公外婆家在一夕間被迫成為道路用地,他們用青春打拼來的心血,將被以低廉價格作為交易品。
外公外婆在客廳低頭吃力看著堂舅拿來的路線圖,氣氛嚴肅沉重。複雜的建設圖我看也看不懂,鄉裡的年輕人也是揣摩很久,才了解建設圖上那些縱橫交錯的複雜線條。而那條路線圖不偏不移行經外婆家,附近有好多農地和住宅也將被徵收。
半輩子打拚建立的家園將成為道路用地,外婆深受打擊,不但食慾下降,甚至無法安穩入眠,成天唉聲嘆氣。家人相當擔心外婆的身心狀況。年輕人多在都市工作,鄉里多是老人家,他們不知如何面問題、更不知如何捍衛自己的權利,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土地被徵收?
        
慶幸的是,一直有環保團體持續監督關注這條道路建設徵收程序,其中包括「台灣護樹聯盟」及「台灣自然生態協會」,他們協助鄉里的土地徵收戶抗爭陳情,我的母親參與其中,開始她的抗爭之路。
自從加入抗爭運動,母親便無法好好休息,偶爾和我閒聊時提到她參加抗爭活動遇到的事,她常感嘆:「抗爭真的是一條不歸路!」我很清楚母親除了參與大大小小的抗爭活動,並須串聯各地的迫遷戶集結彼此的力量。母親以前不太關注政治新聞,走上抗爭這條路後,必須準備很多行政訴訟資料、閱讀以前不曾接觸的法律條文和環評資料。她除積極參與反迫遷的集會遊行外,也和反迫遷團體一起記錄抗徵歷程,並在社群媒體上更新抗徵資訊和協助其他迫遷戶。為了串連全國迫遷戶,經常奔波於各縣市。之後開始有很多良心媒體願意透過新聞和相關報導,讓更多人熟悉迫遷戶團體。雖然有更多人瞭解迫遷戶是為了自己的權益而站出來,但也因此遭受部分立場不同的網軍攻擊。支持迫遷戶團體的聲量越大,遭受的質疑和謾罵也隨之強烈。
今年母親的抗爭已邁入第七個年頭,母親的臉上似乎也多了些歲月痕跡。抗爭了那麼長的一段時間,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在這途中留下的眼淚。記得在一個初秋夜晚,我無意間看見母親一個人在房內掉淚。母親在我心中的形象永遠是那麼堅強,我不曾見過她哭。當下我除了難過,真不知要如何安慰她。想到她上街捍衛土地權益時那麼勇敢、面對質疑時總是無所畏懼、站在最前線捍衛權利從來不害怕,甚至看過她對不公不義的怒吼……,那些抗爭畫面像幻燈片一樣在我腦中不停播放,與眼前的景象形成強烈對比……
母親看到我趕忙拭去淚水,似乎不想讓我看見她也有脆弱的一面,而那一幕深深烙印在我腦海,每想到心裡便是一陣酸,更多的是擔心,擔心母親會不會隨時都處在崩潰邊緣。  
事後我未曾向任何人提起那一夜,內心也不願意多去回想,只想靜靜地陪在母親身旁。我認為家人的支持就是母親最好的精神糧食。而就在年中收到一個暫時的好消息──外婆家的都市計畫路線更改了。
即便如此,一切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母親亦未因此卸下心防,她還是趁著工作之餘到全台協助沒有抗爭經驗的迫遷戶,認為在一切確定前不能存有任何僥倖心理,一旦卸下心房,就是挖土機開到外婆家的時候了。
漫長的抗爭之路,母親從來沒有放棄的念頭,或許這正是上天給予我們家的考驗。七年來,我真實感受到家裡的變化,即便也曾因為抗徵意見分歧,經過無數的磨合、溝通、諒解到支持,決定攜手一起面對難題。無數的煎熬之後,希望能換來美好的結局,期待再回到鄉野,看見外公外婆的笑容。

 

♦原作為109明道文學獎 綜高散文組 第二名 作品

謝逢晏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