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每一支奮力抽高的稻,文化則是飽滿的穗。啵啵啵  的匯集了所有先人的智慧、所有一路走來傳統的結晶。
    文是字是書,是文明是起源,是紀錄是光明,用文字紀錄下世上萬物、生息萬變,這些人類活過的證明化成了傳統、信念和信仰,長存在每個人心中。
對我來說,這是文化。
    埔里是全台灣唯一一個定期實施建醮的地點。醮是一種道教儀式,目的是為了為地方民眾祈福、祈求國泰民安,希望神明可以持續保佑居民,和超渡地方上的孤魂野鬼,而舉行醮又稱為建醮或是做醮。南投埔里的建醮儀式每十二年一次,十二年後隔三年再行一次,稱三獻,三獻有將醮圓滿結尾之意,故又稱圓醮。從1900年開始,做醮的傳統已延續了120年,不曾間斷,鼠年和兔年就是建醮的時間。建醮時全埔里的民眾都要吃素,有對神明淨身之意,全鎮都賣素食,甚至連連鎖賣場也不例外。每年建醮會擺起東西南北四個壇,全鎮的居民也會在自家門口掛起兩個紅燈籠,中間掛一方某某年大埔城祈安護國清醮文化節的紅布條。持續七天的茹素,恰逢今年是第一百二十年,所以連蛋都不能吃。吃素時間是從禮拜六晚上十一時開始,直至下禮拜六的晚上十一點,開葷時間一到,晚上十一點的街上萬人空巷,凌晨的菜市場像夜市般,雞鴨魚肉樣樣都有、燈火通明。忍耐了七天沒有吃肉的居民紛紛蜂擁而出,至鹹酥雞、雞排店排隊,甚至連麥當勞的得來速都排了兩個紅綠燈之長。
    午夜的市場是以往不曾見過的,外頭夜的漆黑更顯得魚、肉市場內的燈火通明,停業了一個禮拜的肉販早已摩拳擦掌,時起刀落、磨刀霍霍向豬羊。
    傳統禮俗中附含了很多有趣而且縝密的規定,像給好兄弟吃的神豬毛不能剃乾淨,原因是為了讓豬覺得人類是因為不得已才殺牠,因此匆匆忙忙、十分慌亂,連毛都沒剃乾淨;做成牲禮的豬羊口中一定含著橘子或柳丁,是為了讓牠們吃甜甜,死後不要講人類的壞話。
    我喜歡這樣的文化,這些特有的、富含風土民情的可愛文化,往往看似是無聊繁瑣的規矩,但其實背後卻藏著深深的寓意與其道理。這些文化是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攢蹙累積下的重要回憶。不僅僅是無價的珍寶、也是無可取代的歷史。或許這些文化會被遺忘,但他確確實實的存在過,存在在地方新聞、地方書誌中,也深刻的烙在每個埔里人心中。我愛建醮,更愛埔里,也可以說我愛每個埔里的文化,這片土地地靈人傑、充滿渾厚的人情味,這些人與人間串連起的感動無法取代,我們彼此環環相扣、緊密交聯,熱心、親切,這些熱絡都是身處都市無法感受到的。
    每個被茭白筍田LED燈照亮的夜、每座古廟、每處走過的場景,都深深鐫刻在我的腦海。有這樣的故鄉,我感到驕傲而且完滿。某部分來說這些風土民情圓滿了一部分的我、一半的心。每個抑鬱委屈的日、輾轉反側的夜,家鄉總勾起一陣陣的浪,捲起萬丈波濤,思念綿綿繞回那個清幽的小鎮,那個名為山城的家,魂牽夢縈。
    家是什麼?是持續前行的動力、溫暖而綿長的歸宿、一個不曾害怕會錯過、會失去的靜僻地。家有什麼?有家人,形形色色、各式各樣個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因為愛而互相理解、包容和肯定對方。愛匯聚起了家,愛是什麼?愛是沒有定義的溫暖,唯一的共通點是讓人倍感溫馨。轟轟烈烈的愛也好、平淡細膩的也罷,無論如何愛都造就了我、填滿了我,在心中伴我前行。
    楊絳老師在    《我們仨》中道:「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據說每年的做醮儀式結束後,神明會透過下雨作為媒介,來通知人民祂心滿意足。相信今年的埔里,一樣也會天賜甘霖。持續的國泰民安、持續的豐饒、持續的樂。

 

♦原作為109明道文學獎 綜高散文組 第一名 作品

李昕儒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