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江彥杰
◎ 採訪整理/李竹婷(《明道文藝》編輯)
◎ 圖/1095,文史工作室 提供,李竹婷 攝影
「這個社會要注意到移工, 他的故事好像就一定要很悲慘,沒有的話,大家也不會特別去在意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工作是不是不該如此……」 那天前往「1095,文史工作室」採訪創辦人彥杰時,想著打探更多來臺灣打拼的這群異鄉人,他們內心承受著什麼,但彥杰這段話卻如一道雷打中心底,難道我們一定要找到那些心碎的血淚,才能證明他們值得更好的對待?
孤獨的靈魂 駐足沒落的商場
臺灣於1989年開始引進東南亞人力,移工人數於2018年突破70萬,加上新住民人口,已超過原住民成為僅次於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之後的臺灣第四大族群。這群異鄉人,從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前來臺灣,他們被稱作「外勞」、「移工」或「新住民」,然而不論稱呼如何改變,不變的是——仍被當地人視為「外來者」……
而臺中市中區曾經的繁華,在政府推動高速公路、中港路及工業區等建設規劃下,連帶地造成中區的產業及人口外移,繁華舊城區走向沒落,城市的生命力也頹然低迷。臺中火車站作為交通樞紐,吸引中部地區移工們的聚集,退居邊緣的中區,也讓這群「不被接納」的移工們,找到了棲息之地,距離火車站不遠處的東協廣場(原稱第一廣場),成為全臺移工密度最高的建築物。
「1095」三年的歲月
「1095,文史工作室」坐落於東協廣場斜對角的大樓裡,由官安妮和江彥杰兩位八年級生於2016年成立,此次前來採訪彥杰,他希望「1095,」可以扮演帶著社會大眾去
接觸這群異鄉人的開關,搭起臺灣人
與東南亞移工交流的橋樑。
「1095」代表的是每一位移工來臺三年的時日,根據法規,外籍勞工每次來臺的工作期限是三年。為什麼多了個「逗號」呢?彥杰答道,我們希望三年過後,他們在台灣的故事或是與台灣的連結,「不是終結,而是延續」。
工作室由大學同樣就讀中興大學歷史系的彥杰與安妮所成立,在安妮於雲科大文化資產研究所深造時,開始關注臺中的移工,她帶著學弟妹進行9個月的田野調查,並策劃「1095,台中移工故事展」的展覽;彥杰對勞工權益的關注,始於父親做鐵工的辛勞和自己半工半讀時所看見的低薪環境,他參加新聞社,對關心的社會議題爭取發聲的機會,在安妮的邀約下,彥杰欣然加入「1095,」,為展覽編輯刊物、製作影片及培訓導覽志工,一起讓大家認識同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移工朋友。
移工來臺的處境
提到移工面臨的處境,彥杰計算起他們的所得,當移工選擇前來臺灣工作時,需先負擔自己國家仲介公司5萬至20萬不等的仲介費,來臺後則需每月繳納臺灣仲介約5千元的服務費及膳宿費等,這些費用扣除後每月實領所得僅在1萬5千元左右。
被當作廉價勞動力的「外籍勞工」,大多也從事底層產業的3D工作(骯髒Dirty、危險Dangerous、辛苦Difficult)與社福體系中「憂鬱症高危險群」的看護,他們沒有勞基法的保障,看護甚至是全年無休。
工作室為了讓更多人得以一窺外籍移工的人生故事,特地以移工為角色設計桌遊遊戲《移工人生》,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工作,面臨語言與文化的隔閡、權力不對等的職場環境,當我們在遊戲中體驗移工遭受他人不友善的對待和內心未知的恐懼時,能發自內心明白,我們的理解,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地彌足珍貴。
從第一廣場到東協廣場
若你想要接觸移工,在臺中一定會想到「東協廣場」,這棟大樓現址是1908年成立的「第一市場」,1987年後改建為商業大樓「第一廣場」,當時百貨林立,年輕人前往逛街約會,熱鬧非凡,那是老臺中人的回憶,但隨著中區的沒落及1995年發生的嚴重火警,一廣攤位退租、人潮銳減,市民不願踏進,這棟被遺棄的大樓卻成為移工們的天堂,相依相生。
每個週末以廣場上的畢拉密為地標(印尼語金字塔)聚集中部地區的移民工,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等不同國家的人們聲調各異,簇擁著這裡的上千個東南亞店家,購買日常用品、3C產品、服飾配件,或是找個角落碰面聚會、吃飯聊天、調情約會和解決慾望的出口。「他們不去勤美,而是去東協廣場,是因為在這裡是他們的場域,對他們來說有歸屬感,放鬆自在。」彥杰這麼說著。
然而當一廣成為移工的棲息地,臺灣人抱怨「外勞把這裡搞的髒亂噁心」,老臺中人在意他們的回憶被異鄉人占據了,臺灣人與移工間持續存在那道無形的牆,2016年林佳龍時任臺中市長,推動中區都市再生、整治綠川,第一廣場更名為「東協廣場」,期能打造多元友善消費環境,翻轉東協老舊印象,只是東協廣場空間改造的話語權,彥杰思考著「在地居民的意見都不見得有被聽到,更何況是移工的聲音呢?」
揭牌後的東協廣場,物價比之前稍貴、警察的管控更為嚴謹、綠川的整建,減少移工席地而坐的空間、而不同國籍的移工彼此文化的差異,當被視為一體規劃,也與現狀不符。但不可否認的是,確實變得明亮與整潔,彥杰對此也表示,他問過的移工大多也認同改變後的東協廣場,「誰不喜歡環境舒服一點呢?」
消除歧視的第一步
社會大眾對移工存在的刻板印象,「因不認識而產生偏見是很正常的,大眾需要的是了解他們的契機或管道,後續才能同理尊重。」彥杰這麼說著,消除歧視的第一步,就是從了解開始。
2017年工作室曾參與「讓東協廣場亮起來」活動,是由眾多團隊及志工合作的東協廣場環境改善實踐方案,其一是改善垃圾桶不足及多語標示垃圾分類;另一方案則是設計可移動可收納的座位,移工可入座休憩;最令人驚奇的是設置行動式廁所,解決公共廁所不足而隨地便溺的問題,志工們也發現,行動式廁所不僅移工所需,更多的是計程車司機的使用。 透過持續的改變行動,扭轉「東協廣場」在臺中居民心目中的形象,並讓當地居民能嘗試進來了解移工朋友,這也是工作室舉辦東協廣場導覽、行動圖書館或移工私房料理這些活動的原因。
彥杰懷念當初辦移工私房料理活動時的悸動,每月2場,一年下來總共辦了24場,他覺得移工要說出自己的故事,最常面臨語言的隔閡,沒有辦法那麼容易的表達,但當他們呈現出自豪的家鄉味料理,卻能輕易拉近彼此的距離,透過美食往往比用說的表達得更多。
彥杰分享在移工私房料理認識來自印尼的Ida,中文能力不錯,原為了改善家裡經濟壓力來臺灣做看護,但當她的小孩已經大學畢業後,她想要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在臺灣擔任仲介,期能有一天可以考上臺灣的大學。
當我們聽著這些故事的時候,會發現漂泊異鄉打拼的他們,與我們並無不同,移工只是一個暫時的身分,他們付出自己的勞力來改善家鄉的生活。在全球化的脈絡下,各國之間的流動更為頻繁,我們享受這群異鄉人作為廉價勞動力,支撐著我們銀髮族的照護或是高風險的營建工程時,卻常忘記他們需要身為一個「人」所該有的尊重,橫亙在我們與他們之間無形的牆,需要用同理的眼光來接納。他們的存在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當我們試著推倒那面牆,未來的某一天,不只在東協廣場,而是在臺灣的任何一處,我們將不再只是貼上移工的標籤,而是上前去好好地認識一個人。
1095,文史工作室
正式成立於2016年2月,為臺中市在地非政府組織。「1095」代表的是每一位外籍勞工在臺
三年的故事,致力於搭建臺灣人與外籍人士溝通的平臺,鼓勵不同族裔人士合作教育課程、
工作坊與社會參與式行動,藉此改善外籍人士在臺的社會待遇與勞動環境,以及豐富國人正
確的國際觀。
主要行動:
- 室內/室外東南亞圖書館 (2015.10~present)
- 東協廣場小旅行 (2015.11~present)
- 東南亞語言課程 (2016.5~present)
- 社會參與式藝術行動 (2015.10~pre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