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冠鈞
◎攝影/王冠鈞.張耀仁

多年來,對萬年溪的印象,僅僅是在等紅燈的四十七秒,觀察底下的河水流動,以及行經而過的魚群數量。在我眼中,萬年溪是一條清澈、無惡臭的溪流,不曾在意過,藏於橋底下的那些黑色垃圾袋。

老一輩的屏東居民提起萬年溪,總會以「萬年溪以前有多臭」作為起始句。據屏東縣政府紀載,早期萬年溪因工商業、畜牧業和家庭廢水長年注入,使得河川受到嚴重的污染,導致「萬年臭」之名不脛而走。

004年,環保署建議將萬年溪作為屏東的示範河川,縣府與環保局合作整治萬年溪,計畫以「水清見魚」作為目標。

如今,水質不僅相當清澈,還設立釣魚點供民眾休閒。居住此地五十年的陳進成表示:「受歷史影響,不會有人輕易食用這些釣上來的魚,但從很黑的水變成現在這樣,已經很成功了!」

我不由得站在原地思考:「萬年溪的過去與現在,到底有多大差別?」


早晨、夾子與垃圾袋

2023年12月21日上午八點,被冷意喚醒的我從玉皇宮開始步行至屏東縣勞動暨青年發展處,觀察交會的人們以及溪內的生態。正如陳進成所說,早晨的魚可以透過肉眼看見,溪裡面還有鴨子、烏龜,正當我仔細地觀看鴨群經過時,一袋黑色的、體積不大的垃圾袋從視野中經過,持續向下游流動。

縱使屏東縣政府在萬年溪畔張貼「禁止丟垃圾」,但民眾仍會貪圖一時方便,將垃圾丟棄於萬年溪旁。這麼看著的當下,只見數名人員手拿鐵夾,將溪中垃圾逐一拾起,原來是屏東縣萬年溪保育協會。成員郭紹紅表示,他們會固定為溪畔的垃圾做清理,才不會使其污染萬年溪。該協會於2008年成立,為了保護整治過的萬年溪,協會成員透過淨溪、垃圾清潔等來維持它的整潔樣貌。

儘管民眾自願行動與付出,卻對於如何進一步保育萬年溪一知半解。因此,協會與屏東縣環保局進行合作,在加入協會前須進行一系列的訓練,提升成員對於護溪的認知。

郭紹紅說:「撿垃圾看似很簡單,但要讓人自發性的執行這項任務卻非常困難!協會有些人因為事務繁重,不得不減少參與協會的次數,可是,如果我們不繼續做,萬年溪很快就會變回整治前的樣貌,到時再投入行動與資金就太晚了!」


為了日常平凡而做的不平凡

在郭紹紅的邀請下,23日上午7時我前往玉皇宮對面的萬年溪保育協會本部參與水質檢測,當他們拿出檢測工具時,我大吃一驚:那是在國小時常見的水質檢測組合!

為什麼不是使用較為精準的儀器呢?

協會常務理事沈雪麗表示,協會成員大多數為年長者,若是學習新型儀器可能遭遇困難,加諸經濟考量,因此他們選擇較低廉的檢測方式,待發現問題時,再上報給環保局,請他們派人前來調查。

「這三年來,萬年溪一直都處於蠻健康的狀況,這也是我們樂意看到的,」沈雪麗說:「不過仍有幾處常常會看到有混濁的白色汙水排放,這時就會頻繁觀察,確認是否會對萬年溪造成危害。」

清晨的檢測結束後,沈雪麗便帶領我前往萬年公園投放光合菌,使其可以在萬年公園的溪流中繁殖,並流入萬年溪,增加溪中水中植物的增生。

光合菌可以分解溪水中的有機物以及二氧化碳,並且達到固氮的作用,對於水中動植物都很重要,可是萬年溪真的需要嗎?

協會成員韋進添指出:「我們兩年前開始在環保局做培訓,不只要了解光合菌的益處,還要學習怎麼培養他們,不然到時倒入的數量太少,還沒進入萬年溪就消失了。」他還表示,投放光合菌是為了要讓萬年溪的溪水變得更加清澈,岸邊的植物也可以更加美觀。但最近萬年公園有人飼養鴨群,讓水質變得很不穩定,光合菌難以繁殖,造成協會成員的困擾。

萬年溪在整治過後,成為屏東市民最喜愛的溪水之一,更在近三年舉辦「萬年溪燈節」,讓更多外地人認識這條蘊育屏東的重要溪流。

然而,在大家前往的同時,卻也有危害等待萬年溪保育協會、屏東縣政府,以及附近的居民去處理,例如:燈節結束殘留的燈條是否危害周邊生態?民眾遺留的垃圾流入溪水該怎麼辦?倘若數十年、數百年,這些默默付出的民間團體消失,萬年溪是否依然動人?

想必我們都該提升公民素養,共同維護這條屏東的「生命之河」才是。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