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管雅菁(臺中市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總幹事)
◎ 採訪整理∕張佳祺(《明道文藝》編輯)
◎ 圖∕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 提供,張佳祺 攝影
騎著單車,在東豐自行車綠廊悠遊,從豐原轉進石岡鄉間的蜿蜒小巷,水圳、綠蔭、田野,田野邊一處顏色繽紛的彩繪貨櫃屋,畫滿了情人木橋、五福臨門、土牛客家文化館等在地的景觀與客家特色,這裡是土牛社區裡持續跳動的心臟――「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協會辦公室雖小,但五臟俱全,還藏有許多珍貴絕版的文獻寶物,亦是管雅菁總幹事每日辦公的處所,將近18年的青春歲月與家鄉的羈絆,都藏在這裡!
重建──打掉重練更團結
讓我們回到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傍晚的天空異常的紫紅,家犬狂吠,地底昆蟲生物蠢蠢欲動,夜晚風力強勁,種種不安的異象,在家家戶戶正熟睡的凌晨,一併爆發!至今21年過去了,每年9月21日9點21分手機跳出提醒訊息――臺灣「國家防災日」,不斷提醒我們這段「921大地震」的歷史。
故事就從這裡說起,地震後,全臺各地經歷長時間的災後重建,石岡地區承受高達7級的強震,地貌已面目全非。當時成立了「石岡人家園再造工作站」,由民間組織「無殼蝸牛聯盟」協助災後重建。2002年暑假,還是二技生的管雅菁,因應行政院青輔會計畫,鼓勵青年返鄉工讀,畢業後依然回到石岡家鄉繼續從事社造工作,並在地方熱情人士支持下,於2003年立案成立「臺中市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最初的30名成員以土牛里、梅子里為主,至今會員人數已成長至102人,而管雅菁也從一個「返鄉青年」變成「返鄉壯年」。聽見坐在廟前樹下乘涼的阿公、阿嬤們順口地喊著:「雅菁呀!雅菁!」足以證明其多年來深耕社區的影響力!
地震過後,附近居民住了2~3個月的帳篷,每天必須提著水桶排隊取水。雅菁總幹事說,以前比較少社區活動,但地震後需要重建的不僅是自己的家,還有社區環境要改善,所以必須更加團結。她說,只要帶頭的領導人有足夠的號召力,大家都非常願意相挺。
石岡人的故事,自己說
二十年前,訊息傳播還沒有這麼發達,在災後重建的日子裡,總渴望能在報紙版面上收到石岡家鄉的訊息,因此,《石岡人》社區報就在此嚴峻的時刻誕生了!《石岡人》社區報創刊號在1999年12月1日出刊,白底黑字,簡單的四個版面,主要記載當時的災後消息,見證石岡區(石岡鄉)漫長的重建之路。近年來,大家生活穩定,《石岡人》轉型介紹社區的人文地景產,分享屬於在地人的深度故事。而雅菁總幹事是社區報的總編輯、企畫、記者、攝影師,身兼多職。早期社區報受到行政院新聞局經費補助,一個月可以出一刊,到現在只能視現實狀況,隨機發刊,最近一刊是在2019年11月發行的。雅菁總幹事說:「不過,這麼多年來,我們從未停刊過!」相信這份驕傲是所有人可以共同見證的硬頸精神。
客家精神是傳承而來,翻開厚厚的劉氏祖譜,土牛社區三百年的故事落落長……。現今的「土牛客家文化館」,以前就是「劉家老伙房」(客家的三合院),在921大地震後,政府及劉氏家族共同出錢出力,原地仿原貌重建,是目前石岡地區保留最完整的客家伙房建築。「在土牛社區,大部分的人都姓『劉』」總幹事說,石岡客家七大伙房:劉、林(石岡里)、黃、張、連、郭、林(梅子里),劉氏是石岡最大的家族。而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的創會理事長,也是劉家第七代子孫劉祥三先生,協會會址就是劉家新伙房後院的田地改建而成的。劉氏家族從賣豆腐起家,為地方盡心盡力,早在還沒有東勢大橋時,即成立「東勢義渡會」,僱用船夫,協助居民渡河,避免受到水上盜賊的騷擾,現在義渡會轉型成為公益協會,奠定家族凝聚力。
客家文化慶典大多都與家族、宗廟、祭祀有關,每逢過年、清明、中秋、冬至等,都有重要的傳統祭典。而劉氏家族的掃墓祭祖遵循古禮,有全豬、全羊、三獻禮等,還有念祝禱文,不僅可以從中了解客家傳統文化,甚至成為社區重要的文化景觀。
傳承V.S.創新──面對現實的轉變
臺灣客家族群大致可分為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和詔安腔五種腔調,其中臺中石岡、東勢地域,以大埔腔為主,祖先來自中國廣東的大埔縣。石岡地區由於交通便利,其實大部分都閩南化,僅靠近東勢附近的萬興、梅子、土牛、德興、和盛里等,才比較常聽到客家話。雅菁總幹事說:「雖然我自己也有考過客語認證,但其實也不太會講。」再加上地區人口老化,年輕人外移,面對傳統語言及文化的式微,協會決定先做好教育的基礎工程。
其實,早在1998年已成立「石岡大埔客家民俗文化協會」,主要教導傳統客家山歌,不過參加成員平均年齡大約60~80歲,年輕族群很少願意學的。幸好,有在地客家歌手黃鎮炘所經營的「阿比百樂團」,以搖滾客家歌曲結合社區活動,也教導小朋友唱客家歌曲,接受度較高。再加上土牛國小的合唱團,有指導老師在校園中大力推動,才得以讓客家傳統歌曲及語言,傳承下去。
雅菁總幹事知道,文化必須從小扎根,於是從2014年成立「石岡人課輔教室」,剛開始前兩年有企業贊助,借用德興社區的社福館,透過每週六早上四小時的時間,由石岡高中生、大學生帶著弟弟妹妹一起讀書、寫功課。現在,雖少了企業資源,但協會仍想盡辦法持續堅持,透過結合政府計畫、運用社區結餘經費等方式,讓課輔教室從未間斷。目前課輔教室有12位國小學童、10~12位小老師,持續關懷並培養在地青年,也成為社區新能量。
其中,有一個已升上國二的學生,小時候因為單親被送回外婆家住,小三到小六都持續在課輔教室學習,從不願意寫作業的孩子,慢慢變得懂事、體貼,現在又要照顧中風的外公,還願意利用週末假日,主動回來課輔班擔任志工,甚至成為社區活動的攝影小幫手。雖然協會也經常思考,課輔教室這六年來,到底有甚麼看得見的成效呢?看到最初參加的小朋友,目前都已經高中,再繼續回來擔任小老師,懂得傳承、感恩。雅菁總幹事不喜歡出鋒頭,認為默默打好基礎,看到年輕一代變好,一切就值得了!
返鄉──社區養大的孩子
去年(2019年)「全國社造會議」共舉辦12場,其中記者會就選在臺中石岡土牛社區,由當時的文化部長鄭麗君親自領隊。而鄭部長在921重建時期,擔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委,其任內所推動的「青年返鄉工讀」計畫,正好促成了管雅菁總幹事返鄉服務,是第一份工作,現在依然是,未來還是――「永遠的總幹事」。
協會內固定支薪的成員目前僅有總幹事一人,並同時擔任石岡五個社區的文化局社造中心輔導單位,同時辦理假日課輔教室,還與林務局合作,推廣社區林業活動,培養學童擔任電火圳生態步道的導覽小尖兵等,身兼數職。除了在社區內,亦從2009年開始,與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合作,串聯全臺灣69個「青年壯遊點」,提供15~35歲的青年朋友更經濟、更深入的客製化行程,認識在地文化。而石岡人協會主要推出的是傳統客庄的「五感體驗」活動:炎炎夏日,漫步電火圳生態步道,客家竹編技藝DIY,傍晚還有青蛙達人導覽,體驗專屬仲夏夜的生態交響曲;秋季,是最適合追逐微風的季節,在東豐綠廊騎著單車,沿途拜訪客家在地的「阿
比百樂團」,進行一場伴隨樂音的鐵馬行;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踩著五分車宿舍耆老的腳步,走訪日本大正元年的鐵路遺址,了解中臺灣林業文化,亦觀察在地居民如何自發性地動手創建五分車懷舊公園。一系列串聯社區人文地景的行程,是結合各界力量共同促成的,而雅菁總幹事則擔任「引路人」的角色,並與專業達人、導覽員合作,將社區資源整合。
雅菁總幹事總自嘲自己的工作是,錢少事多離家近,甚至謙虛地表示:「我不太懂得行銷,只是單純想為家鄉付出!」幸好,跟總幹事一樣擁有單純信念的社區志工們,都非常願意付出心力,讓家鄉更好,雖然目前協會幹部們平均年齡偏高,但服務熱情不減,並同時積極培育年輕一代的文化接班人。說不定哪天,會再出現下一個「返鄉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