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彭紹宇
◎ 圖/彭紹宇 提供
前些日子,因為高中同學婚禮的緣故,我在畢業將近十年後,又再次見到許多中學時期的老同學。婚禮現場宛如大型同學會,那些同班過的、不同班級但相互認識的,都因為這場婚禮,睽違多年重聚。
再次遇見彼此,許多塵封已久的回憶都被喚醒,有些人畢業後仍有定期相聚,有些同學則許久未見,上次見面可能就是畢業典禮當天了。「好久不見」的開場白此起彼落,最近如何?在哪裡工作?試著在這數分鐘的交談裡,補上十年之間遺漏的成長軌跡。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如果常常相見,那麼對方的改變則難以察覺。然而,若久而久之見一次面,變化則昭然若揭,我想畢業後的再相聚,就是這樣的感受吧。
儘管時間流逝對每個人是公平的,但對時間的感知,在人的各個時期裡則略有不同。對於還在念書的我而言,時間如清晰鑿印,明確以年為單位劃分,因爲求學的不同階段,國中三年、高中三年清楚分隔,每進入另一階段便會感受課業難度與班級氛圍的變化,時間感不言而喻。只是當我們我們進入大學、大學畢業後,脫離學生的身份,對時間的感知則愈加朦朧。有人進入職場工作,有人持續學術鑽研,一年度過一年,對時間的感知便不再如學生時期清晰,常常一晃眼就是三年、五年過去,以為才幾年前的事,轉瞬就已是十年起跳的驚人尺度。在這默默流逝的時間中,每個人的變化也會隨之日益擴大。
因為這場同學會,我又想起那段懵懂的青春歲月,周遭老朋友感覺仍是那樣熟悉,但又有些不同。我和同學們遙想過去,聊著現在,莫名有種穿越時間的魔幻感。有的人個性變得開朗,更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麼;有的人目光始終一致,持續往更高處精進——「我就知道他一定辦得到!」有同學說。是啊,十年時光過去,當年的同學成為如今的博士,抑或在各自領域擁有一片花園,種子從我們還坐在教室裡就開始播下了。當然也有人出乎眾人意料,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們是小時候的自己想成為的大人嗎?我時常自問,又或者當我們還小時,我們有機會和空間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一通來自母校的電話
由於教育體制的關係,身為學生的我們相當習慣被動吸收,畢竟顧好課業本身即不容易,難有心思或體力去實行別的事,自然力不從心。不過進入大學後,甚或踏進社會,生活風景便會出現巨大差異,而我強烈感受到,一個人的主動性與否,將會帶我們走向很不一樣的目的地。
某天,我接到一通來自大學母校的電話,一問之下,似乎是學校為了追蹤校友職涯發展而進行的電話訪問。訪問裡除了問及現況、工作領域、所學是否有助於所用之外,有個問題是這樣問的——「最希望大學能幫助學生培養什麼能力?」,同時給了數個選項,如語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電腦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等等。我思忖一段時間,確實,這些能力都缺一不可,但若非得選出一個優先選項,我的首要答覆是——表達與溝通能力。
在國高中時期,我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學生,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課堂上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幾乎不曾舉手發問,連在班會時宣讀事項都宛如考驗,只要到了前一堂課就會開始緊張。我也遇過許多這樣的朋友,儘管準備充份仍自覺不足,如此性格容易內耗,也為了不見得發生的事而損害自信。
是否看過《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你也與片中的焦焦(Anxiety)感到共鳴?我就是其中一人,特別是當我看到它在控制臺承認無力而落淚的那幕,不僅觸動內心,也令我震撼不已。只是你有發現嗎?焦焦的角色是預演著許多可能發生的後果,當然,其中大多數是失敗,由此以警惕主人要做得更多、更好。然而,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傷害,事實正好相反,而是一種保護機制。明白這個道理後,它好像就不再那麼可怕了。這也是這些年來我逐漸能與焦慮共處的原因,借它的力讓自己改善,偶爾也寬心,讓它適時退後一步,不再對於「被看見」的未知而感到恐懼。
個性的轉變或許與成長有所關聯,但有意讓自己練習才是關鍵。到了大學與研究所後,有太多需要溝通、表達的場合,掌握所有能讓自己練習的時刻,慢慢地便會發現,其實這一切沒有那麼可怕,且那些能夠讓人自由表達的機會,實際上彌足珍貴。埋頭苦做絕非好點子,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才是更有效的方法。
這個練習,我持續了好多年,特別在幾個重要的契機。
一本書的製作與宣傳
我深刻體悟溝通的重要,是那一年當我出版第一本書時。我問自己,我打算如何介紹這個作品,如何向群眾溝通我的想法,特別是——如何讓人共感。
一直以來,我習慣書寫,而書寫既是一個人的馬拉松,也是一個人的禪坐。我面對的是鍵盤、電腦與自己的靈感,能否完成全仰賴自我意志,畢竟沒有誰能代替自己創作。不過,當內容產出之後,我需要面對的對象便不只於此。以出版書籍為例,其實還沒開始落筆前,便須思考如何溝通。
試著進入這個狀況,當你有機會出版你的作品,首先面對的是出版社,精確而言,是出版社的編輯與行銷人員。在簽約前的那些會議裡,你可能會被問到這些問題——如何定調這個作品?它將是何種類型?目錄與內容編排有什麼樣的邏輯?究竟想向讀者傳達什麼訊息?市場有哪些同質作品?這些從他人而生的問題,最終將回歸捫心自問,如果沒有答案,那麼接下來的創作可能會變得顛簸。
如果一切順利,也度過難熬的創作期,書籍完稿之後則是另段行銷階段的挑戰。種種問題油然而生——書封如何設計?紙質?另外還得與出版社溝通文宣,確定作品調性、溫度與風格。一切底定時,當你以為是終點,其實才僅是另個長途跋涉的開端——宣傳。
無論是出版社安排,或作者主動洽談,面對不同媒介——文字訪談、實體講座、視訊、錄製Podcast或廣播節目,與不同主持人互動時,從訪綱或從過去的節目內容,便能感受他們感興趣的重點是什麼。在這些宣傳活動中,有時難免需要忍受重複,反覆回答相同問題,一再介紹自己的作品,還需保持猶如第一次的熱誠。不過我總想著,每一次對話面對的都是新觀眾,而且在每次練習當中,反而會知道如何更合適地介紹自己、描述這個作品。這個階段宛如創作後對於作品本身的再次演繹。
當然,有人不那麼在意宣傳,認為把作品本身顧好才是本業,這不無道理,只是我總覺得,創作終須面對觀眾,尤其當創作不再只是腦中靈感或電腦裡的word檔,而是成為某種架上商品,那麼溝通則是必要的,對於自己負責,也對於協助產品誕生的所有相關人負責。再說,如果能讓辛苦創作而成的作品,進入更多觀眾與讀者的視角裡,不也是一件美事嗎?
一場提案大會的元素
另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經驗,是提案。
在影視內容產業中,提案是個相當常見的環節,評審中的產業人士來自電影公司、發行商或影評人等,也可能是另個產業、對影視不甚熟悉的投資方。比起書籍出版,一部影視作品的製作週期更長,且需更多資源與人力協助,因此對於剛起步的新導演或獨立電影人而言,尋找資源的能力可能和企劃本身優劣同等重要。
提案不僅僅是為了尋求資金,它也會在概念發展初期,尋覓志同道合的合作人,讓腦中的企劃獲得更多人的幫助,無論是實質的資源挹注,或是讓創作可拍性更精進的建議。都有助於作品邁向純熟的階段。
我曾參與臺灣多個影視提案大會,也曾在韓國聆聽釜山影展的內容提案,每每都讓我更加確定,提案力是未來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提案大會是早在作品執行之前的第一次銷售,也是學習如何行銷自己計劃的絕佳機會。
一般而言,提案有哪些元素?通常包括但不限於幾個要點:作品概念、為何想拍(創作動機)、為何是你(作品與創作者的連結),以及牽涉到實務層面的領域:需要多少資源和資金、製作時程、如何運用資源等等。
概念確實重要,也是最先被檢視的部分。然而,理念時常抽象,可能讓人難以具體想像,為了讓他人更清楚了解作品,對標其他作品便是有效方式。舉例來說,若這是一部懸疑電影,便可說明拍攝調性可能與哪些電影相似,風格是哪些作品的「結合」;或者,若是寫實小說,則能夠指出敘事方式將與哪些著作接近。這不僅像是為外界搭建一座通往企劃的橋梁,也能用來評估潛在回報。畢竟,各式類型的電影有著迥異票房上限,估算方法同樣適用於文學創作,投資才有拿捏標準。
對外界來說,提案能讓聽者更清楚認識你的計畫;對於創作者而言,這也是一次深入思考企劃主旨的機會。提案力不僅限於創作者,它仰賴的溝通技巧來自如何吸引別人的同理心,亦即讓對方在意這個作品,讓一個人的圓夢成為一群人的目標,進而有意願協助,共同完成你的作品。
一次TED演講的觀察
幾年前,我有幸回到母校明道高中,擔任TED演講的講者。那次經驗讓我觀察到現在許多學生們超乎以往的能力。
這場公開講座要求講者在十五分鐘內,不僅講好自己的故事,還得顧及傳遞故事背後的訊息,無論對於學生或成人來說,著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當時我回想自己的成長歷程,他們如何形塑現在的我,好幾次腦力激盪後,漸漸聚焦,最後我想傳達的訊息也逐步成形——「不必成為更好的自己」。我不把它當成是「講座」,而是一種分享;不說教,而是從許多實例中萃取,拉近與聽眾的距離。這些分享內容首先幻化成文字,最後轉為口語表達。
比起我的分享,那次經驗讓我收穫更多的,莫過於看見許多學生的表現。事實上,學校早在講座前便為同學們安排主題發想與內容聚焦的練習。講座當天還有幾次彩排,我都留在現場聽完所有人的分享,儘管學生生活大多脫離不了課業,但同學們都嘗試發展各樣多元的內容,並與自身經驗連結,給出讓人驚喜的表現。如今回想起那次講座,我對於許多同學的表達能力,印象仍相當深刻。
講者中除了像我這樣的校友,大多數都是在校生,但他們上場表現地胸有成竹,還能理清頭緒將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以不同形式包裝,每一次練習都更加穩定,我相信這樣的表現必然是紮實練習所換來的成果。記得我和別人分享這段經驗時總說,換作當年還是學生的我,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勇氣,面對如此多的群眾,還能在臺上條理分明地分享自己的故事。
這樣的場合即是培養表達能力的絕佳機會,我很開心看到學生們從這個階段便開始練習,從文字到口語,對於未來無論何種領域都相當受益。
這一切的反思,都源自那場老同學的婚禮。前進是重要的,但停下來回顧過去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每一段時光,每一個經歷,都悄然形塑著我們的成長。從學生時期開始,嘗試與焦慮和平共處,練習表達,不害怕被看見,或許下一次再與老同學相聚時,便會發現自己已然成長,背後盡是默默耕耘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