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張耀仁(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 專訪/謝東哲(交趾陶藝術家)

一抵達交趾陶職人謝東哲所主持的「古笨港陶華園」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整片圍牆上,以交趾陶月牙籤技法,一片一片剪黏而成的或湛藍、或暗紫、或鵝黃與翠綠交融的星空——蜷縮、扭曲、無限迴圈,彷若墜入幻造的萬花筒琉璃,而星空下有一個趴在牛背上的牧童,他沉沉睡去,微蹙的眉頭好似正做著夢,夢裡有海潮般的雲層、穿過迷障的老鷹,以及赤紅的日頭,此時此刻,陽光和煦,暖風拂過一旁的玉米田,牧牛童的臉龐彷彿也沁出細微的汗來。
「這是我的夢境,一直以來我期望在故鄉蓋一座城堡!」交趾陶職人謝東哲表示,從小就在溪邊養牛,因此這個牧牛童其實是他的化身,他勾勒著城堡未來將矗立在田中央,裡頭一方面展示地方的農業特產,一方面則展示創業三十餘年來的交趾陶作品,藉由實作體驗課程,以及透過地方特產的說明,期望能讓年輕世代更瞭解故鄉新港,也更重視在地文化的實踐。
循著這番話的線索,果不其然發現牧牛童身下的那隻白牛肚上,浮現著一座海棉蛋糕般的城堡:格子紋高塔、寶藍與淡綠交錯,看上去宛若童話裡才會出現的形象,不由讓人莞爾與感動,那投射著身為從事交趾陶創作多年的藝術家、工藝家,謝東哲至為內裡的創作精神:依舊童騃瑩澈的潔亮之心,依舊對於故鄉報以深情的注視。

融入臺灣元素的交趾陶創作

作為2021年經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文化資產審議會議通過,被登錄為嘉義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交趾陶類保存者,迄今鑽研交趾陶工藝已達四十餘年的謝東哲,一談起最初投身交趾陶工藝的契機,依然如歷在目。
他說,新港與北港有兩大廟宇,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奉天宮與朝天宮,而他的父母早年在朝天宮一帶賣蚵仔煎。當時廟宇整修,請來受教於洪福坤指導的交趾陶師傅江清露,進行相關重塑。耳濡目染下,謝東哲也依樣畫葫蘆,以陶土捏製布袋戲戲偶偶頭,逐漸對寺廟的交趾陶以及剪粘藝術產生興趣。國中畢業後,為了減輕家裡經濟負擔,他選擇不再升學,準備學習一技之長。因為姑丈小弟許哲豪在廟裡做事使然,再加上二姐與交趾陶師傅陳忠正訂婚,因此他決定也從事與廟宇相關的工作,拜陳氏為師,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做早飯、準備材料給藝師到廟裡創作,晚上繪圖與製圖後,得到師傅認同才就寢,如此反覆練習,三年四個月後,終於正式出師。
出師後的謝東哲並沒有離開師傅門下,他協助陳忠正創作、搭建板陶窯等,迄31歲,謝東哲自立門戶、創立工作室。由於從學徒起,就對臺灣歷史很感興趣,因此過往就曾參與林衡道、陳奇祿等知名學者開授的課程,尤其一度擔任新港文教基金會史蹟研究組志工,也讓他從中思索:源自中國的交趾陶文化,如何在臺灣寺廟運用上,翻造出本地的特色?換言之,交趾陶不只具備色彩、造型,其中更蘊含文化。因此有別於以往廟宇習慣採用表彰忠孝節義為主的三國演義、岳飛精忠報國等故事,謝東哲嘗試以在地化的元素進行社區營造,逐步建構隸屬於臺灣廟宇之美的交趾陶創作,例如以虱目魚、梅花鹿等本地物種融入創作,乃至於過冬的黑面琵鷺等都出現在他作品裡,不僅獲得廟方一致好評,也讓更多年輕人看見傳統與時俱進的精神。
「透過公共空間展示交趾陶,一方面讓年輕人接受它,一方面也把個中的美感傳達給更多人知道。」其中,無論是新港鄉板頭村的大壁畫,抑或媽祖大道入口雕塑的千里眼與順風耳,鮮明的色彩、活潑的形象,都為傳統交趾陶帶來新的生命力,讓許多人經過時,不由得發出驚嘆,也因此更貼近臺灣的歷史情境。

變與不變的交趾陶之美

這樣的驚嘆其實在走進「古笨港陶華園」園區時,就被門口的交趾陶創作所折服。左邊是一隻攀爬於柱、以馬賽克磁磚拼貼的變色龍,右邊則黃藍相間、伸展著扭曲觸角的巨大變形蟲,兩者造型鮮明、色彩豔麗,栩栩如生的形象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對此,謝東哲表示,左邊的變色龍象徵交趾陶與時俱進、隨時都在變化;右邊的變形蟲則意味著,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交趾陶都能適應其中,因此,「古笨港陶華園」入口寫著:Change(變)+Unchanged(不變)=future(未來),而這也是謝東哲的創作精神:如何在傳統的原則下,開創新的元素。
事實上,從屋外迄屋內,處處都是交趾陶作品,包括法國畫家米勒知名畫作《拾穗》、騎馬的武將、卡通化鯊魚人牢牢抓著鰲……個中鮮明的用色、靈活靈現的造型,在在使人好奇該如何欣賞交趾陶?謝東哲表示,交趾陶其實是「廢棄物再利用」的概念,乃因早年將不要的碗拿來剪粘、拼貼成好看的圖案,因此首重色彩,基本上以鮮豔為主;再者,也會重視冷暖色系的相互搭配;此外,傳統影像例如文武人物該以何種架勢呈現,也值得觀賞者留心。
就謝東哲而言,當初為南鯤鯓代天府設計的交趾陶作品,為他留下深刻印象,乃因他融入現代的主題,例如以臺南特產虱目魚、黑面琵鷺呈現在地風情,不僅獲得廟方稱許,也獲得許多媒體的關注。除了廟宇作品之外,謝東哲近年來也致力於公共空間展示交趾陶藝術,像是指南宮入口意象的大壁畫,或者南投縣信義鄉潭南部落射日傳說大壁畫等,此外,馬沙溝的土魠魚、龍潭南天宮客家主題等,「比起作品被收藏於博物館,我更喜歡入口的裝置藝術,」謝東哲說:「因為作品可以被看見!」
他表示,有時在網路上,看到網友在他的作品前拍照、打卡,他都格外高興,因為表示年輕人也喜歡看,「年輕人喜歡,工藝生命才有延續的可能!」為了提升個人幾十年來的交趾陶技藝,也為了記錄多年來的技藝心得,謝東哲於2012年至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以實務導向的創作研究完成碩士論文《交趾陶藝術應用於空間美學之實踐導向型研究》,全文洋洋灑灑達二百餘頁,除了遠赴日本、中國等地溯源交趾陶創作的起點,也展示個人創作,個中著眼於公共空間與交趾陶的參照關係:「現代空間美學之運用與應用……可以交趾陶為作品創作的主體,大型作品可以金屬結構加剪粘雕塑手法,製作立體造型後,再以交趾陶鑲嵌或組裝。」謝東哲說,這本碩士論文伴隨著他歷經多個機場、工寮,能夠從中瞭解交趾陶的歷史發展,他也感到非常有成就。也由於他的好學,曾被聘任至大學擔任授課老師,也一度被故宮找去鑑定相關作品的價值。
「希望交趾陶不只存在於廟宇之中,更能傳承給下一代,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它的美!」謝東哲這麼期許道。

從興趣到使命的交趾陶教育

交趾陶工藝興盛於1970、1980年代,其後,在中國削價競爭、勞力低廉使然下,許多同業前往中國發展,唯獨謝東哲因為家庭因素,以及熱愛臺灣的緣故,選擇留在本土。他透過田野調查,於板頭村製作大型壁畫,吸引許多人前來觀賞,也影響許多閒置的公共空間受到正視,讓他意識到,交趾陶是具備文化深度的工藝,必須傳承與開創才行。
「以前是一種興趣,現在是一種使命:如何讓更多人瞭解它的美,如何讓年輕人去承接。」他表示,兒子大學畢業後,返家接手他的部分工作,由他帶著年輕一輩共同努力。但事實上,謝東哲指出,早在這之前他就致力於訓練年輕人,「尤其是美感方面的培養。」他說,交趾陶其實是一門繁複的工藝,個中涉及宗教信仰的認知、陰陽五形的理解,以及各式宮廟的特質辨識,「是一輩子的工作與功課!」
事實上,早於1998年,謝東哲就開始以電腦繪圖協助創作,也開創許多新的材質,包括日系窯燒花崗石、馬賽克磁磚等,可謂走在許多同業之前,因此一路走來四十餘年,他始終有一個使命:讓交趾陶工藝走出廟宇、提高產值,透過教育的傳承,讓年輕一輩從中認識交趾陶、理解交趾陶,甚至實踐交趾陶,「目前正在籌建交趾陶工藝館,希望一方面透過農業六藝:食、農、園、工、遊、演,一方面開授交趾陶體驗課程,另方面也展出多年來的作品,由此推廣地方觀光,也推廣交趾陶!」謝東哲闡述矗立在遙遠的玉米田後面,那幢小小的、灰淡的建築物身影,勾勒著他心目中,所謂交趾陶工藝館該有的樣子。
「年輕人其實是愛看交趾陶的!」謝東哲說,無論中國或日本或臺灣離島,都有他作品的蹤跡,而他之所以到學校授課,甚至辛苦取得碩士學位,在在思索著:「傳統如何運用於現代。」交趾陶是他一生的志業,而工藝館則是他傳承交趾陶的夢,他希望這個夢境很快就能實現,讓那個趴在牛背上的牧牛童不再覷著眼,當他醒來,仰望星空,有徐徐的風,搖曳的玉米田,以及田背後的地平線上,那幢暈渲著或鵝黃、或赭紅、或深紫的,勢必將以一生追索的交趾陶工藝館——所謂牧牛童的交趾陶之夢。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