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今年自疫情以來,誠品陸續關店的報導接連佔據了好幾個月的新聞版面,直到9月初為止;9月3日,《經濟日報》報導了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旻潔的談話,說道雖然因應疫情關了十家店(包括對岸的深圳店),但「今年已經關完,大家不用太擔心」,重點是關於未來的走向:

「誠品正在規劃『可以快速複製的新店型』,為複合經營的社區小型店。相較於今年關閉的不少社區店,有100到200坪,也有300坪到400坪,很難複製,誠品接下來希望規格化,讓開店的成本以量制價,未來誠品開店可能一次10家、20家開。之後再串接誠品全新的電商平台、會員制度、APP等,形成O2O(線上線下整合),以滿足消費者閱讀資訊、查詢、預訂等多元需求。」
誠品若快速複製新店,會衝擊獨立書店?
照這報導看起來,誠品關店只是第一步,未來要做的則是結合電子商務(當然就不只賣書了吧?)與小型複合式社區書店,從網路到實體更全面地深入民眾的生活。這讓我想到前幾個月家樂福併購了包括199間頂好Wellcome超市以及25間JASONS Market Place,大型量販店一面發展電商、建立外送機制;一面擴增坪數較小、但深入社區的實體店面。

(詹正德先生授權刊載於明道中學APP,全文於報導者〈【獨立書店生與死】什麼才是獨立書店該有的「提案力」?〉,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