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林雯琪(《明道文藝》社長)
◎ 專訪/陳美伶(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從決定探討地方創生的那一刻起,編輯團隊就開始著手搜尋臺灣各地的案例與故事,因為唯有走進現場,我們才能抓住議題下的脈動。

進入個案報導之前,理念必須清晰,因此,先為大家介紹具有政策推動、資金支持、知識交流、社區參與和監督評估等多重功能的臺灣地方創生基金會。

剛過兩歲生日的地方創生基金會是很新的組織,它的角色是促進地方創生的發展,協助政府、專業人士和社區共同實現更具吸引力、宜居性和可持續性的社區環境。「臺灣真正用國家的力量開始推動地方創生,是在2019年,我們稱之為臺灣的地方創生元年。最主要就是因為那時候我們已經看到了臺灣的人口結構中少子女化跟老齡化這兩個極端已經越來越嚴重。」地方創生基金會陳美伶董事長曾任國發會主委,她所看到的問題肯定比一般人深入。董事長一針見血的指出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臺灣的整體發展過程中,人口明顯集中在北部的都會區,這樣的不均衡對國力或者國土發展都不是好事。

「在國發會主委任內,我就開始推動地方創生。」2020年5月離開政 府部門之後,陳董事長積極走入民 間,跟在地團隊建立多方互動。日積 月累下,彼此之間有了一些感情,連 帶的就有了一點點放不下,然後她告訴自己,是時候了,應該有人透過民 間力量來推動這個重任,「在信義房 屋集團周俊吉董事長的支持下,基金 會在2021年的年底正式宣佈成立。」 目的就是集結民間的力量落實國家政策。「坦白講,政府部門還是有它的 極限。公務員的人數有限,一個政策 不可能全由公部門來執行,公私協 力、互相幫襯才有可能期待比較好的 未來。」董事長心懷遠志語帶豪氣地說,我們就是希望這個基金會能夠擔 任民間的一個整合的力量。

整合的認知來自對公部門有足夠 的了解,當然也從社區總體營造的 經驗得到更進一層的覺知 –– 畢竟,1994年的臺灣還在走向民主化的過程 中。陳董事長指出當年社區總體營造 的兩個目的,一是希望從地方發展改 善地方環境。二是期待透過社區總體 營造完善地方文史的內涵。「在那個時代,很多人寧可花多一點的時間及金錢出國旅行,因為大家認為國內的地方環境相對髒亂,沒有足夠的吸引 力。」環境及文化議題因此突出。

另外一個重要的契機就是當時民 主化的過程 –– 地方自治剛啟動,很 希望聽見地方上多元的聲音。「我認為當時的目標跟現在地方創生希望 地方有好的發展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做法不一樣。社造鼓勵民間申請政府 的計劃去做地方的工作。所以一路走 來,社區總體營造的計劃參與者大部 分是各大學城鄉所的老師或者都市計 劃的老師,也有一小部分是環保部門。常見的是,老師帶著學生到地方 做計劃,計劃結束了,學生也就離開了。」一個又一個計畫替換間,打造 的是環境,人卻沒留住,問題隨之產生。

除了生命教育,那些我們從動物屍體學到的事

董事長眼中更大的問題是,被鼓勵下的地方多元的聲音剛好造就臺灣民主化過程裡社運的舞臺,因此成立
許多社區發展協會。這些協會跟里長 之間不見得是一個合作的關係,甚至 可能是競爭。「走了30年的社群總體 營造,不能說沒有功能,因為環境變好了,大家更重視地方了。尤其在921時,如果沒有社區總體營造的力 量,很難那麼快就重建。所以我才會 說社群總體營造跟地方創生不是兩條 平行線,我們是在既有的基礎上找到 過去的缺點並重新塑造。」言下之意,社造時代主要是用政府的力量、 補助標案等去做地方的改造,因此不 太重視產業及地方的經濟力,而今證 明這是不行的。要讓人留在地方,最 重要的是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工作機會。「這就說明為什麼地方創生一開 始就由國家發展委員會負責,這樣才 能統合所有部會的力量,從經濟及教 育的角度切入,由下而上讓地方有一 個整體的發展。」

說到教育,董事長特別強調鄉土 教育。筆者忍不住好奇,「鄉土教育就是要跟地方結合。曾經聽過一個 社造的有趣現象 –– 沒有竹子相關產 業的新北市中和區努力教小朋友做竹子,而南投竹山以竹子為產業主軸, 周遭卻沒有學校教授跟竹子有關的課 程。」營造社區發展卻看不到來自地方的力量,這個落差就是董事長一直橫在心頭的臺灣現況。難怪她說 , 地方創生也是為了解決臺灣人口結構 不均衡的問題,「基本上就是奠基在 過去政府政策執行的既有基礎上,用 經濟的方式翻轉現況,讓人口能夠迴流,讓城鄉發展機會能夠均衡。」地 方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基礎的確是重 要的。擁有金融管理專業,加上國發 會主委任內嫻熟各界資源的串聯,足 夠讓地方創生有更好的利基。「社造時代,經費是外來的,支持體系給的 是補助,進入地方創生階段,要讓這 個關鍵的支持力自己長出來,這樣才 能夠長久。」董事長本著這樣的理 念帶著9位領域各異的專家組成董事 會,逐步向前萬進。「我來自公部門,周俊吉董事長跟顏漏有董事算是 企業代表,我們認為企業應該回饋故 鄉。而企業的資源要做好串接,社造 大師盧思岳董事的經驗彌足珍貴。另 外我們還有一位柯勇全董事,他做過青年洄游及社會影響力等專案,有很 多操作工具。」地方創生不只要解決 現況,更要看到未來,期待相關政策 能帶動臺灣未來30年、50年的整體發 展。董事長說,現在做的每一件事,不管是一場活動或者一個課程,都希 望建立一些影響力評估,有許多地方得借助柯董事的專業與經驗。「比較特殊的是,我們從北、中、南、東找了四個董事,包括甘樂文創、小鎮文創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都在地。「透過他們的視野,讓我們看得到臺灣更基層的地方。」這樣的設計對基金會的組織運作或者集結民間力量的目標確實有很有幫助,董事長一再強調,目前基金會業務推動非常順暢,而且力量蠻大的。事實上確實如此,筆者訪談前曾瀏覽地方創生基金會的網頁,最吸引我的其實是成員。再經過董事長深入淺出的解說果然有其門道,當組織有一定的系統性,或者組織的涵蓋面夠廣時,比較有機會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同步產生效果。

過去的社造的確為臺灣打下很好的基礎,但我們也看到了社造之後常有現象是:在地的年輕人最終還是沒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從既有基礎再創新機的地方創生就是要把人才培育、資源整合等經驗值帶進來。董事長輕鬆的述說中聽得出扛著重大責任的先行者內在的澎湃。其中,資源整合應該是留住人才的關鍵吧,筆者正想進一步了解基金會該如何面對這麼大的議題。殊不知,董事長簡單幾句就點出事情的全貌:我們不必眼光太高地看待這件事,做地方創生更重要的是掌握契機,透過這個政策讓臺灣均衡發展,如果希望未來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在這裡安身立命,我們就要很務實的,點點滴滴去做。

務實、從點點滴滴做起,原來,肩負使命的人眼中所見是腳下的每一步踏實,心中所想是尋常歲月裡的持續力。

地方創生的五大元素

「我認為要從事地方創生,第一要認同地方跟你的連結––必須對他有熱情。第二要認清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美好,如果你不知道,很可能只是沒有被看見。所以盤點資源是從事地方創生首要的基本功。」資源盤點不一定花時間、花錢。董事長提醒大家,有很資料早就存在那裡,只是沒有被看見。「全臺灣有許多社區大學,他們過去很大的功能是田調,大量收集社區資料。可惜,資料收集、製作後,這些paper就只是放在那裏的paper。」更可惜的是沒能數位化,雖然資料一段時間後需要update,但基礎資料是夠的。董事長建議一定要先盤點資源,找出每一個地方的優勢及特色之後,再決定要做什麼。「不能跟土地、人文歷史結合的東西是沒有辦法長久的。」

人文地產景是地方創生的五大元素。

希望人才迴流或者不外流是最基本的。至於文化歷史,是根,是搬不走的,有了文化才能長久。而土地則是地方創生最強調的,「如果你跟我說,我在臺北,我在做屏東某一個鄉鎮的地方創生,坦白講,我會質疑你,沒有落地、沒有在地交流,如何真正了解地方的需求,如何避免落差?」跟土地做連結就是跟地方連結。

先行者的眼光及心態原來就是這般務實地看見點點滴滴。

說到「產」,董事長再次提醒,「年輕人不需要太多的高調,要想辦法存活,當他能夠存活,能在地方獲利,賺到錢了,可以讓他的生活覺得舒適了,有幸福感了,才是地方創生真正要的東西。」至於景觀,真正的內涵是什麼,董事長直言不諱,過去的社造談的是一個漂漂亮亮的環境,所以常喜歡彩繪農村,畫一大堆奇奇怪怪的東西。「我們覺得這樣的方式是不對的,因為都是外來的,是附加的,我們要的是跟生態做結合。」人文地產景,這個景原來是指生態。從地方創生的角度來看,必須跟當地的生態融合。

從人文地產景五個元素盤點出地方的特色,發展你覺得可以落地生根、能夠存活的機制。「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創業,你可以加入跟你理想一樣的、真的是落地的團隊,成為一個team work。」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遠。基金會要的從來都不是單打獨鬥,是尋求共好的團隊合作。因為這樣,基金會傾注所有力量,透過非常多的平臺,為他們做各種串聯、各種互動,甚至彼此共生。董事長表示,基金會基本上也是個大平臺。「雖然基金會是沒有會員制的,但是需要跟在地的團隊做連結,所以我們就是一個平臺。」

有了這麼一個平臺以後,他們的一切努力會更容易被看見。

只要走一趟基金會,就可以看到更多具象的概念。比如,在地創放送交流空間裡的一個蹺蹺板。董事長說,蹺蹺板的目的就是希望打造一個平衡感––城鄉的平衡、工作跟生活的平衡,以及,自然跟人文的平衡。「我希望每一個地方創生最後都能打造這三個平衡,讓地方創生成為在地方幸福生活的一個代名詞。」

除了用蹺蹺板象徵地方創生的三個平衡,筆者在基金會的地創放送還看到了一個社區發展過程中通往夢想的天梯––產業媒合平臺,乍聽,似乎很給力。細問之下,果不其然,董事長的起心動念就是希望帶動企業在行有餘力的時候願意投資故鄉,給故鄉子弟實現夢想的機會。「這個想法來自日本的故鄉稅案例,希望企業可以把稅繳回自己的故鄉。」夢想的藍圖美則美矣,但因為稅制的關係,臺灣無法複製。董事長坦言,產業媒合這件事,一開始一直找不到明確的主題及媒合方式。」

所幸,氣候變遷的議題在這幾年隨著全球氣候峰會(COP)逐漸受到關注,這個被凸顯的視角有利於產業媒合平臺的發展。原因是,2021年政府開始要求企業提ESG報告,其中以金管會最積極,要求金融機構在客戶貸款時以減碳為標的,否則不能貸款。「去年5月,金管會又要求上市櫃公司全部從過去的CSR報告改成ESG。這些ESG會作為評審的依據,所有的企業因此很focus在這個議題上。」董事長從中看到契機,她提醒讀者,安居樂業、安身立命就是永續。在永續的議題上,企業必須跟地方創生團隊合作。

話鋒一轉,董事長說起湖口木酢達人ReWood的故事。 ReWood是一個實踐森林循環理念的地方創生團隊。「您知道臺灣一年將近1000萬公噸的廢棄林木最後去哪裡了嗎?ReWood有想法也給了答案––透過技術研發把廢棄林木燃燒以後萃取的水煙做成木酢液,廢棄林木搖身一變就成了符合環保概念的清潔用品。比較大的木頭還可以做成各式各樣的家用品。」森林循環從理念到行動原來可以如此具體!既然有跡可循,影響力就會逐步擴大,媒合的契機就在其中。目前,清華大學、友達光電、緯創等都開始跟ReWood合作––除了以木酢液做為廠區清潔用品,在友達光電麻布山林的訓練場,甚至用廢棄物木球做成小板凳供浴室使用。

由此可知,產業媒合要的不是找人來捐錢,要的是一個策略性的長期合作伙伴。找到對的方向,故事因此
接二連三。

為了保護石虎的棲地,苗栗出現一個做石虎米的團隊,他們放棄慣行農法,回歸自然農法,是臺灣第一個用流域收復的方式種植無毒稻米的專業組織。有了心得與成效,他們進一步跟竹科的科技大廠合作,讓企業把員工帶去做農事體驗––比如插秧、收割。從參與到覺知,力道會出現。「當大家都知道,買這個米是為了保護石虎的棲地,就有很好的品牌意識和生態理念。」董事長帶著團隊就這樣一點一滴找到著力點。她說,像這樣的合作案例越來越多了,堅持的心也越來越強大,「我的目標是讓企業打開視野,看到臺灣有這麼多團隊在做對地方友善的事。」

挖掘在地DNA

鼓勵資源整合以建立策略夥伴關係,SDGs第17項指標(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的意義就在其中。

再次看見陳董事長擘畫願景的智慧。人文地產景的「文」在這裡就浮現了,因為它的背後會有故事。這個故事可以跟在地結合,對企業而言又可以凝聚企業內部的力量,相當實質。

但是,媒合的過程產業容易找,作為文化歷史關鍵內涵的地方DNA卻不容易發掘,時至今日,社會幾經變遷,即使是在地的人也未必知道自己的DNA是什麼。很好奇董事長如何突破困難?「我會鼓勵參與地方創生的夥伴要有落地的意願,不管返鄉或是移居,願意留在那個地方,跟當地人才會有更多的互動交流,聽耆老談談地方的故事,從中就可以發掘你要的東西。」

故事又來了。

2020年,一個上一代已經移居臺北的年輕人回到關山經營民宿 ,一開始用的都是都會思維,老是把「我可以幫你們做什麼做什麼」掛在嘴邊,結果一路撞牆。長輩及在地人都用懷疑的眼光質問:你來幹嘛?你到底懂不懂我們?你要回來玩什麼?

這牆,既高又險,路,不好走。

但不往下走,註定行不通,於是他開始一家一家走,一個一個聊,讓大家看清楚他們在做什麼。而今大家不僅願意提供資源,還幫他弄了一個很棒的在地走讀流程。這個找回故鄉DNA的遊子,變得很會講故事。

DNA就是要這樣找出來的,不能自以為是,只能用心用情一寸寸挖掘。

挖掘在地DNA是地方創生的成功密碼,之所以要如此用力,恐怕跟參與者的在地力高度相關。所謂在地力,除了當事人的身份,還有人脈。「地方創生就應該全民共創,老中青三代一起來努力。」所以,人脈是關鍵。

致力於地方的經營者,身份不一,除了因為生涯規劃、承擔家庭責任返鄉的年輕人,還有一群提早退休的人,有人選擇回到故鄉,但也不乏以他鄉為第二故鄉者。這些都算是落地生根的人,人脈耕耘相對容易。最具挑戰的是地方創生政策啟動時推動的二地居甚至三地居者。「臺灣很小,移動自如,不一定要在那個地方停著不動,做好時間分配,你也可以像嚴長壽先生一樣二地居。」

對他們而言,人才問題更是挑戰。因此,除了人力更依賴數位轉型。「高科技、服務業缺人才。地方創生團隊也常說招不到人。」臺灣人口呈現負成長,人口紅利也即將消失,董事長面對現階段的困難並不悲觀,理由是40歲以下的網路原生代已經成為社會的主力,很多的工作可以被科技取代,至於人,就要轉做更有溫暖的事,「所以我認為人才的培育要依照不同的需求做不同的規劃。」

要看地方創生的項目是什麼,哪些項目如果真的找不到人就用科技來取代。」數位轉型原來是在人才培育前提下的彈性策略,科技能取代的就讓科技去取代,需要人的溫暖的只有人才能夠做的那一塊要儘量保留住。

為了創造宜居、健康、活潑、具有獨特魅力和活力的社區環境,地方創生基金會不僅帶領地方創生團隊面對挑戰,未來的漫漫長路上,更要有正面迎戰的決心與勇氣。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