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旅程下來,我們體驗了不少坦尚尼亞的文化和民俗風情。從城鎮到鄉村、老人到小孩,這18天讓我重新思考了貧窮的定義。什麼是貧窮?對於我們來說,一眼看過去,是一片草原,沒有電、沒有網路;然而,他們不需要汽車、電視和手機,追求的也許是更多的牛羊、作物,對於他們來說,他們不覺得缺乏我們所擁有的物品為貧窮,甚至也許在我們到來之前也不知道有這些東西的存在,因此他們對於貧窮的定義就與我們有所不同,他們真正缺乏的也不是我們能用眼睛意見可知的,而這就是需要我們親身體驗發覺的。
在我們受到當地文化衝擊的同時,當地的人們也會受我們的文化和攜帶的物資衝擊。首先我先觀察他們基本的生活,異於我們的是,這裡的每個家庭都有我們所不及的生活能力。職訓中心的婦女除了會照顧孩子,還會裁縫,耕種;男性們會蓋房子、砌牆、做幫浦取水;孩子們約8歲就會放牧,高中的學伴們除了會烹飪,還會用石頭和木柴生火;一次到山上參訪馬賽族的文化,發現他們除了輪流種豆和養蜂,還同心協力向政府爭取到了學校和更好的玉米來種植。這樣的生活能力和民俗風情是我們所不及的。
分發物資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們住的國際學校可以讓我們順利的用英文溝通,然而公立小學的孩子們學沒有受英文教育的機會,甚至有些老師有排外情節,不願意用英文與我們溝通,這在交流上產生了一大隔閡,然而他們才是真正許要物資和援助的人群。坦尚尼亞政府近年決定讓孩子們不需學英語,只需接受本土史瓦西里語的教育。這對於保有自己的文化固然是一大助益,卻也在和外界交流上產生隔閡。
高一6 劉若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