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陳德倫 攝影/楊子磊、陳曉威 共同採訪/林慧貞
選手身體狀況如何,可以依靠先進儀器檢查,由檢查結果和數字來證明;但選手的心理健康如何?對他們的成長和成績影響又有多大?都難以被具象化。儘管近年國際頂尖選手現身說法,倡議運動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後,運動員的「幸福感」逐漸被關注,但在台灣,全台只有54位取得證照的運動心理師,其中不到2成的人能在體育界有全職服務機會。當專業人員不到位,選手心理健康需求更難被看見。
吳修廷記得那個暑假,她走進空氣悶滯的體操館,選手看見她便哭了出來。「老師,我可以跟妳談談嗎?」那是示弱,但也是試圖拉住浮木、找到呼吸節奏的開始。
(報導者授權刊載於明道中學APP,全文於報導者(競技場下的心靈捕手──運動心理師無用武地,誰來接住選手的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