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林雯琪(《明道文藝》編輯)
◎ 專訪/廣興紙寮執行長黃琪
◎ 照片/廣興紙寮提供

1965,距離現在將近一甲子。這一年,埔里的鐵山路上出現一座廣興紙寮。至今,紙寮還在,只是許多人事已不復當年。

人生60,就走入《論語·為政》所說的耳順之年,因為飽經人事,可以豁達包容,因此聽人言知人意。那麼,當一個傳統產業走過60載的春夏與秋冬,會是怎樣的境界?

即將滿60歲的廣興,一翻再翻,經歷過無數次的挫折、也經歷了無數次的自我淬煉,甚至自我懷疑,即將邁入下一個甲子循環的廣興,是不是已經在他的翻轉軌跡中找到了可以安身立命且從來沒有改變的那個方向?或者應該說,可以更加堅定的走向那個本來就在前方始終不曾動搖的目標。

傳承者的勇氣胸襟與智慧

產業要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不被社會變遷、經濟起伏所動搖,需要的不只是勇氣──雖說勇者無懼,但它很可能只能讓你不害怕,卻無法讓你找到堅持下去的力量。除了勇氣,還要有胸襟氣度與智慧。

廣興一路走來,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堅定的情感,牽繫彼此、全心守護──守護阿公留下來的產業,守護爸爸一手轉型的新方向,也守護媽媽用創意鋪陳開來的新局面。

黃琪是接棒的第三代,剛從臺科大研究所畢業,對談中還有一些職場新鮮人的靦腆,但是從她堅定的眼神中我看到她放棄高薪回鄉傳承的真正答案:面對兩代人一步一腳印的心血,她沒有拒絕的理由,所以一肩挑起,沒有回頭也不想回頭,直直往前看到從阿公到阿爸到自己身上那個緊緊串連著的血脈相連、心意相通,最重要的是,廣興的精神永遠都在。

商業與管理論壇第26卷第1期《傳統工藝產業之思維轉換與資源拼湊──以廣興紙寮為例》這篇研究論文中提到「在注重科技與工業生產的現代社會環境中,強調手工生產的傳統工藝產業要如何轉換思維,突破資源的限制,在保存傳統工藝與尋求產業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是當今隨創理論文獻與傳統工藝研究學者共同關注的議題。」黃琪身為廣興紙寮的執行長,也是本文的通訊作者,特別針對廣興所經歷之三次轉型做了簡扼的說明:廣興以天然的纖維材料製作手工紙,是臺灣歷史悠久的手工紙廠之一,也是現代化機器生產衝擊下碩果僅存的傳統工藝。第二代經營者黃煥彰夫妻本著對傳統造紙技藝傳承的堅持,調整經營思維後不斷突破各種資源的限制,帶領廣興經歷三次重要的轉型。第一次轉型的目標是「突破產業沒落的困境,開闢觀光工廠新事業」。第二次轉型則強調「突破生產與銷售限制,開拓高級藝術用紙新市場」。至於第三次轉型,要努力的是「突破產品功能疆界,尋求多元創新和永續策略發展」。

三次轉型,從突破入手,要的是開創新局。「1965,算是第一階段的發展。那個時候埔里大概有50多家大紙廠,阿公學得一技之長,決定自己創立廣興紙廠。一開始只能接大廠做不出來的單。但阿公堅持要做好品質,於是從轉單到自己開始接單、進原物料,紙廠慢慢上軌道,那個時候的師傅多達20位。」這樣的榮景持續了約二三十年,直到1980年代,機械紙進入市場,因為價格更便宜、產量更大,市場很快就被取代。再加上人力成本提高,很多產業逐漸外移到中國大陸或者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地區。1990年代,紙廠開始快速關閉,五到十年間就從50多家減到現在的3到4家。

外在的衝擊加上創辦人黃耀東萌生退休的念頭,棒子因此交給第二代黃煥彰先生。「那個時候很多人問爸爸,大陸人力比較便宜,你要不要一起去?甚至有人建議他把紙廠收掉。可是他一看到師傅就很捨不得,紙廠關掉,師傅就沒有工作了。師傅都是跟爸爸一起長大的,他必須想辦法讓工廠維持下去。」

突破困境邁向新里程

挑戰本身往往也是力量所在,廣興的第一次轉型就是在正面迎接挑戰下所贏來的契機。黃琪執行長回憶當年,談起黃媽媽在紙廠轉型的當頭如何成為一股重要的推力:那時埔里很多產業都在走下坡,埔里圖書館因此成立了「埔里產業發展聯盟」,希望串連各地較具特色的商家,開展由點而線而面的旅遊方式。「媽媽很喜歡動手做東西,婚後因為繼續擔任鋼琴老師,白天有很多機會去上才藝班。因此在圖書館認識了積極推動埔里藝文風氣的王灝老師。跟王老師多次對談之後,爸爸媽媽發現一個新的機會──因為從來沒有人知道紙是怎麼做的,如果把工廠開放,說不定會是一個很有趣的觀光體驗。」於是,努力突破產業沒落困境的廣興正式進入觀光工廠的新里程。

這一切歸功於黃煥彰在繼承父親事業後,做出的幾個關鍵的決策,首先是看準臺灣逐漸興起的文化創意產業與觀光業,創立了「紙產業文化館」,吸引大量遊客。此舉不僅將廣興紙寮從一個傳統手工紙廠轉型為文化觀光景點,還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這項傳統工藝,扭轉手工紙產業日漸浮現的頹勢。

「工廠開放計畫的第一步就是改造工廠。很多觀光工廠開放之後,生產就變成純表演性質,這跟爸爸一開始想要開放工廠的意念不一樣。他想讓師傅繼續有工作做,因此堅持保留生產線的產能。」執行長輕描淡寫,其實黃煥彰的執著恰恰保存了廣興最穩的根。此次轉型的契機在於思維轉換,透過與在地社群的互動,結合在地觀光的市場需求,以「呈現手工造紙的實際生產情況」為核心理念,將手工造紙的歷史與文化意涵融入DIY,使看似即將被淘汰的手做技藝,轉身化為寓教於樂的文化體驗。執行長強調:「把原先以生產為主的工廠與工具,轉換成大眾可以體驗與實作的場域,這樣的資源轉換是廣興轉型觀光工廠最具吸引力的特點。」

問題是,觀光工廠把人潮帶進來了,工廠營運沒問題了,師傅薪水發得出去了,但是紙還是賣不掉。「隨著工廠開放觀光並成功運營,廣興開始有穩定的資金收入,可以維持生產部門之運營,但因爲市場已經被大量生產的機器取代,手工紙市場的困境仍然存在。」因此,黃老闆的第二個決策關鍵是讓手工紙不侷限於傳統用途。

執行長指著一整牆的樣紙說:書畫用手工紙可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複合紙漿製作的普通練習用「白紙」。另一種是以楮樹、雁樹樹皮為主要原料的高級用紙,可供文物修復、書畫藝術作品使用,稱為「皮紙」。當時埔里的紙廠以製作練習用的白紙為主,如前所述,手工紙產能遠低於機器,價格當然也無法比,為了開闢新通路,黃老闆決定自產自銷,以便及時了解顧客意見,作為紙張研發的參考依據。「父親開始寫信、寄紙樣給藝術家,請他們提供書寫時的手感及意見。他常提起當時在基隆國中任教,現今已成為水墨大家的李義弘老師。李老師的第一封回信具體分析收到紙張的優缺點以及改善的方向,這對父親而言是莫大的鼓勵。」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研究論文中也提到:在與李老師及其他書畫家來回通信的過程中,黃老闆發現書畫家創作時用的手工皮料紙張,不論特性、墨韻效果或者保存性都是機械紙無法取代的。以往,藝術家甚至必須從日本進口的昂貴的樹皮紙或者是純皮料做的高級紙。「父親知道,已經被機械生產取代的練習紙技術必須轉換,廣興必須研發並生產有不同特色的高品質書畫用紙。」從此,開拓高級書畫用紙市場,成了廣興生產部門轉型的目標。
雖然比一般紙漿成本多好幾十倍,處理又很困難,要蒸、煮還要挑掉油脂。但一想到師傅要生存,黃老闆決定非得試試看不可。「那時真是一頭栽了進去,做好一批馬上寄給老師,老師就會給很多回饋。漸漸地越來越多藝術家開始跟爸爸交換意見,有人要有紋路的,有人不要,有人紋路要細一點,有人要粉色的,有人要黃色的。爸爸二話不說,老師要甚麼他就做什麼,廣興也就這樣慢慢研發出各式不同種的紙張。」

沒錯,紙張品質的改革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路。一次一次做,這次不行,下次改。20多年才把廣興生產的高級書畫用紙做成獨有的品牌。

「之後,爸爸因為珍惜師傅們的心血,創建了一個紙履歷–每一種紙張有編號、有每一個參與師傅的名字、紙張的重量,讓書畫家可以很清楚知道我買的是什麼紙。」紙履歷不只讓大家看到紙的真實面貌,也給了造紙人一個可以被識別的身分。「以前師傅只在幕後,沒人知道這些師傅是誰,爸爸為紙張創造履歷,師傅自然而然跟紙合一了,每一張紙的背後都有師傅用歲月攢下的力道。」執行長這話說得輕巧,我腦中浮現的卻是日本職人一生懸命的精神,難怪這路一走就是20年。

整合資源再次翻轉

從試行錯誤到累積經驗,廣興的第二次轉型不僅做出藝術家、設計師使用的特殊紙張,開拓更多文化創意產業的合作,大力推廣DIY體驗,讓遊客經由手抄紙親自體驗造紙過程,相對也提升了觀光工廠的質地。「紙產業文化館」因此吸引大量遊客,也增加了廣興紙寮的知名度與收入來源,不僅將廣興紙寮從一個傳統手工紙廠轉型為文化觀光景點,還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這項傳統工藝,成功扭轉了手工紙產業的頹勢。

原本是很單純的傳統產業,以員工的生產力爲主,但是黃煥彰運用轉型過程的努力,慢慢把職人精神往上推,讓一開始只注重產量的師傅,跟著一起想方設法突破技術,挑戰高難度的楮皮紙、麻纖維等,讓廣興的轉型慢慢出現曙光。「他們花了很多心力去研究它的技法,以及怎麼跟薑料配合。有時候抄很薄的有時候抄很厚的,好不容易才和爸爸一起把紙張的系統建立起來。」

黃執行長透漏,廣興紙寮在手工紙的製作過程中,使用了許多獨特的天然原料,並賦予紙張特殊的質感與功能,這些材料在現代的工業化造紙中很少見。比如在臺灣、日本和中國的傳統造紙技術中被廣泛使用的楮樹皮──楮樹皮的纖維長且強韌,製作的紙張具有很好的強度和韌性,特別適合書法、繪畫等藝術用途。「廣興紙寮堅持使用楮樹皮製紙,保證了手工紙的質感與耐用性。」其次是麻纖維──麻纖維是一種古老的造紙原料,具有強韌、耐用的特點。「廣興紙寮使用的麻纖維多來自工業用麻或野生麻,這種纖維製成的紙張具有較高的吸水性和透氣性,再加上表面質感粗糙,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在書法和國畫創作中非常受歡迎。」

廣興的第二次轉型雖然成功地和藝術家合作開發新款紙張,但整體銷售與營收仍不穩定,「在市場與經營前景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狀況下,媽媽開始思考除了傳統的書畫用途外,手工紙是否還能開拓其他用途。」

2011年,時逢文化部(當時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慶祝建國百年,以呈現臺灣在地特色文化為主軸,鼓勵民間團體提案,展現臺灣多樣的人文風情。黃太太想要藉由「臺灣100活動」提升手工紙的能見度,不斷思考要如何運用手工紙生產技藝,體現臺灣在地特色文化。「有一次,媽媽慣例到黃昏市場購買食材,

看到滿地剩下的蔬菜,靈機一動,何不運用手工紙的加工原理將剩餘的蔬菜製成紙張?!」

手工造紙就是纖維的重組技術!黃太太認為蔬菜水果富含纖維,應該可以成為紙張的材料。因此規劃以100種在地農產、人文素材製成紙張,向文化部提計畫案。「媽媽總是說,農作物一般是不做原料的,多虧阿公、爸爸之前研發的筊白筍殼造紙技藝,廣興的師傅們大概知道要怎麼處理。」過程中,黃太太跳脫原先以書畫用紙為主的手工紙工藝思維,意圖呈現植物纖維的自然樣貌,同時響應環境永續議題,以「紙法自然」為原則,堅持生產過程不可以有任何化學藥劑,讓紙張成為地方人文故事的縮影,就此開啟廣興融合多元文化與永續理念的轉型新契機。

這是第三次轉型,以多元、創新和永續為核心。

「以100種在地農產、人文素材製成紙張的想法開始吸引一些產業的注意,他們會把的農業廢棄物寄給我們,筊白筍、車城的洋蔥皮,刺桐鄉的蒜末。或者天燈、鞭炮,我們把鞭炮屑做成紅包袋,用媽祖的保佑祝福大家。」執行長用充滿自信的口吻告訴我們,傳統工藝可以解決現在很多環境問題,可以跟臺灣在地的人文風情緊密的合。所以,廣興的第三次的轉型除了原物料改變,成品也開始改變了,跳出框架跟大家說手工紙與環境間的共生共存,在多元創新和永續策略發展上積極突破。

「未來廣興會再推動更深度的觀光走讀,把60年來不斷突破與轉型的成果融入在地人文與生活。」接下棒子的執行長返鄉後學習與思考的腳步未曾停歇。她腦袋中的廣興紙寮即將展現新的面貌,「爸爸說紙其實是個文明、文化的載體,跟藝術創作不可分割,跟生活更是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準備把屋頂拆掉加蓋成2樓。上面的空間屬於來到廣興的每一個訪客,會舉辦很多不同的體驗,推出紙縫書、紙燈、樹皮、印染等一系列跟紙有關的深度體驗功法。」

訪談進入尾聲,但一個接一個的話題似乎停不下來,看來充滿生命力的廣興紙寮即將邁向第四次的轉型,而以產業翻轉為題的第494期明道文藝也在此再添一筆精彩。

離開廣興已是正午時分,筆者來到人來人往的埔里街頭,想著黃老闆一家人世世代代守護產業、一心維護紙廠老師傅生活得以周全的傻勁,我更確定黃執行長一身的豪情是來自在地子弟的與生俱來的篤定。收筆之際,不再惶惑。因為自知不是當事人,提筆之初總是擔心自己無法看透背後那一層又一層酸甜苦辣累積的歲月,怕自己說得不夠、問得不清,更怕自己太過草率……,此刻,我堅信這樣的故事不能不被知道,於是努力從受訪者的眼神、一舉一動及每一個字句中,想辦法抓住產業本身寧願奮鬥到底也不願輕易放棄的臺灣牛精神。


這樣的故事,希望你喜歡。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