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距離台灣本島數小時船程的邊陲小島,島上的達悟族文化非常獨特:男人魚、女人魚、老人魚,這些飲食規範,蘊含的是古老生活智慧的結晶;新船完工之際,禁止懷孕的女性接近船隻的規定,並非死板、無意義的規則,目的是為了保護孕婦和胎兒的安全。向晚,步行前往 Vanwa (部落灘頭) ,體驗划行達悟族傳統交通工具—拼板舟。我們划到的拼板舟,俱是由民宿老闆親手製造流線形的船身,兩端昂然聳立的裝飾,船側精緻的家族刻紋,無一不淋漓盡致的展現獨一無二的達悟文化。

這趟的蘭嶼行,我們除了體驗蘭嶼獨一無二的達悟族文化之外,也沉浸在蘭嶼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中。從第一天的祈禱山、海蛇夜觀,到隔天的的浮淺、跳港,再到第三、四天的環島,這一路上,我們見識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羨慕老天對達悟族人是如此的眷顧,其中,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莫非是這次的重頭戲——夜觀海蛇了。穿越那凹凸不平的礁岩以及鋒利的附生貝類,我們水陸兩用鞋、棉布手套和不可或缺的頭燈的陪伴下順利通關,並在杜教授的穩定帶領下,很快就找到海蛇蹤跡了。

這次,我們到蘭嶼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和藝術家一起完成一系列的光影繪畫。黑夜慢慢籠罩大地,替山巒披上了一層朦朧的剪影。隨隊藝術家 Lua帶領的光影繪畫活動,即在凸起的海階地上進行。透過入微的觀察,以全新的視角注視蘭嶼的風貌。使用長時間曝光技術,加上多樣的舞蹈與肢體動作,在無垠的黑暗中,織就綿延、亮麗的光影。

我們也到喀希部灣和蘭嶼核廢儲存場。如今憶及喀希部灣和蘭嶼核廢儲存場,俱是此行中,最富思考、批判性的地點。推行「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倡導人——阿文,向大家分享這些行動的過程及困難。後來聽見司機談論對阿文的看法,呈現的是兩極化的趨勢。阿文以經營雜貨店維生,進口許多瓶罐飲料到島上,但同時也傳達少用寶特瓶等概念。矛盾的衝突,或許在經濟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取捨間,阿文只是其中的一個普遍的縮影吧!至於蘭嶼核廢儲存場,則是一個爭議不斷的課題,期待台電公司與在地居民,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一起做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最後一天下午,乘船回台灣後壁湖,隨著船隻漸漸駛離蘭嶼,島嶼完整的輪廓慢慢映入眼簾,小巧而迷人。船在綢緞般的海面劃出一段微曲的線條,兩舷外側與奧藍深刻的海水,激發潔白無瑕的浪花。旋轉飄盪的浪花,即開即謝,但回憶正好相反,永不泯滅。

 

 


 

高二2 紀愷杰 / 蔡承翰 / 高一6 薛楚霖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