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類大便發現塑膠微粒 共讀共想 2020-12-04 文:時時 圖:Scott Sherrill-Mix 每年喝下數千顆每年約有 80億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裡,這些海中的塑膠垃圾如果沒有被打撈上岸,最終都很有可能被分解成直徑小於 5毫米的塑膠 Read More »
《不塑過日子》:當塑膠從垃圾桶回到你我的餐桌上 共讀共想 2020-10-08 文:涂月華 圖:John McGarvey 當塑膠從垃圾桶回到你我的餐桌上 1939年,二次大戰後,資材缺乏,西方國家開始用塑膠取代橡膠等天然材質,塑膠材質低廉的價格很快的成為多數日常生活 Read More »
地球真的變美了!10張照片揭開病毒肆虐後的乾淨變化 共讀共想 2020-05-29 文 / 魯皓平 圖 / unsplash網站 目前全球約有1/3的人口面臨不同形式的隔離和限制,但也因為人類減少了活動,大自然狀態卻逐漸地恢復中…… 隨著從中國(China)武漢爆發的 Read More »
新冠肺炎出現超級傳播者為何恐怖?這要從「傷寒瑪麗」的故事說起… 共讀共想 2020-03-27 文 / 林以璿 圖 / 林以璿 瑪麗·梅倫(1869 – 1938),也被稱為「傷寒瑪麗」,是一位愛爾蘭裔美國人。她是美國第一個被確定為與傷寒相關的病原體的無症狀攜帶者。在她作為廚師的職業生涯 Read More »
【慢魚串連】當海洋成了塑膠湯│魚肝腸病變腫瘤,塑膠重返人類食物鏈 共讀共想 2019-12-27 文╱上下游駐義大利特約記者 鄭傑憶 2017/ 09 /14,圖╱Gerald Simon 人類便利生活的殘餘成了大自然的殘酷:堵住海龜鼻孔的 Read More »
研究:人類大便發現塑膠微粒 共讀共想 2020-12-04 文:時時 圖:Scott Sherrill-Mix 每年喝下數千顆每年約有 80億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裡,這些海中的塑膠垃圾如果沒有被打撈上岸,最終都很有可能被分解成直徑小於 5毫米的塑膠 Read More »
《不塑過日子》:當塑膠從垃圾桶回到你我的餐桌上 共讀共想 2020-10-08 文:涂月華 圖:John McGarvey 當塑膠從垃圾桶回到你我的餐桌上 1939年,二次大戰後,資材缺乏,西方國家開始用塑膠取代橡膠等天然材質,塑膠材質低廉的價格很快的成為多數日常生活 Read More »
地球真的變美了!10張照片揭開病毒肆虐後的乾淨變化 共讀共想 2020-05-29 文 / 魯皓平 圖 / unsplash網站 目前全球約有1/3的人口面臨不同形式的隔離和限制,但也因為人類減少了活動,大自然狀態卻逐漸地恢復中…… 隨著從中國(China)武漢爆發的 Read More »
新冠肺炎出現超級傳播者為何恐怖?這要從「傷寒瑪麗」的故事說起… 共讀共想 2020-03-27 文 / 林以璿 圖 / 林以璿 瑪麗·梅倫(1869 – 1938),也被稱為「傷寒瑪麗」,是一位愛爾蘭裔美國人。她是美國第一個被確定為與傷寒相關的病原體的無症狀攜帶者。在她作為廚師的職業生涯 Read More »
【慢魚串連】當海洋成了塑膠湯│魚肝腸病變腫瘤,塑膠重返人類食物鏈 共讀共想 2019-12-27 文╱上下游駐義大利特約記者 鄭傑憶 2017/ 09 /14,圖╱Gerald Simon 人類便利生活的殘餘成了大自然的殘酷:堵住海龜鼻孔的 Read More »